三日后,是苏碧落出殡的日子,天空下起了大雪。
白雪纷飞,黄纸漫天,哀乐齐鸣,哭声戚戚。冷雪寒一干人等白衣麻布,九步一叩,朝着秦峰南麓而去。身后梨木车上载着一具楠木棺椁,白绸挽成的花结在棺木四周随风飘飞。
上官凌、静宜师太并一众峨眉弟子也都在列。
冷雪寒今日勉强下了床,又坚持行九叩之礼,背后初初愈合的伤口撕裂开来,鲜血渗出,沾湿了里衣。
棺木下葬,封土立碑。
她抽出水寒剑,在石碑上刻下七个字:“恩师苏碧落之墓”。
心下立誓:日后定扫平仁义山庄,替师父报仇!
葬礼结束后,冷雪寒匆匆处理了伤口,便赶往西厢客房。
静宜师太好像早就知道她要来,屏退了左右,独自一人坐在桌前饮茶。对面另放了一个茶杯,倒像是专门为她准备的。
冷雪寒微微诧异。
“理应早点来探望前辈的,奈何宫内事务繁多,抽不开身,还请前辈海涵!”她开口道。
静宜师太受了伤,调养了几日,气色好了不少,但眼眶还有些泛红。
遥想当年峨眉四秀,何其风光!如今人丁凋零,除去疯了的覃师姐,便只剩下她一人。
“坐吧!”她招呼冷雪寒坐下,给她添了茶水,关切道:“宫主伤势如何?”
冷雪寒谢道:“多谢前辈挂念,已无大碍了!”
静宜师太微微点头,道:“宫主既然有事相问,何不直说?”
冷雪寒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我想知道有关我爹娘的事!”
静宜师太早就料到她会有此一问,长舒一口气,慢慢说道:“当年……”
当年,临近年关,师父准许她们回家探望。她们四个中,沈玉清与苏碧落关系最好。沈玉清是个孤儿,无家可归,苏碧落便邀请她一起回了杭州。
元宵佳节,两人一起逛灯会。为了凑趣,一人买了一个面具带了。沈玉清的是关公,苏碧落的是钟馗。
那天有花魁游街,人潮涌动,二人一不小心走散了。
苏碧落被挤到一处巷子里,迎面撞上一个黑衣劲装的男子。那男子身负重伤,正是被仇家追杀的冷君行。
鬼使神差的,她竟然救了他。
她找了一处废弃的宅院,替冷君行止血包扎。
皎洁的月光透进来,照亮男子英俊的面容。他有一处刀伤在腰腹,虽说江湖儿女没有那么多顾忌,但苏碧落毕竟是未经人事的黄花大闺女,第一次看见男子宽阔的胸膛,顿时羞得满面通红。
冷君行失血过多,意识有些模糊,依稀看到一位带着钟馗面具的女子在为他止血包扎。
他伤得很重,但直到处理完所有伤口都没有轻哼一声。
苏碧落心下叹服。
一切处理妥当后,苏碧落净了手,出门找了些枯枝准备生火取暖,可当她回来时,却见宅院内早已空无一人。她出去找了整整两条街,却再也没有见到那男子的身影。
冷君行怕连累无辜之人,醒来后便匆忙离开了。
回到家后,苏碧落有些失落。沈玉清只当她是玩累了,也没有多问。
苏碧落却是对那男子一见钟情,之后又暗中找了几次,几乎将整个杭州城翻了个底朝天,却仍是一无所获。
几日后,到了返程的日子。二人匆忙收拾行李,觉着那面具有趣,也一并收了进去。却不想两人都没注意,误将对方的面具收入了自己的行囊里。
路过云阳时,二人听闻有采花贼作乱。细细打听后,才知那贼人正是臭名昭著的采花大盗:尹天哭。
此人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作案数十起,皆是先奸后杀,手段极其残忍。因他武功高强,行踪不定,各地官府始终无法将其捉拿归案。
不想竟在此地遇上,二人当即决定要为民除害。
恰巧那日城东张员外府上掉落一只断线风筝,上面写着:“闻汝女含苞待放,吾今夜特来采撷”。
张员外急火攻心,当场晕了过去。
沈玉清得知此事,提议偷梁换柱,由她假扮张小姐卧于闺房之中,伺机而动。苏碧落则在房门外接应,两人里应外合,定能将那淫贼拿下。
此举能救爱女一命,张员外自然答应,当即吩咐下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