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她就像是一条离了水、垂死挣扎的鱼,无助而绝望。每一次呼吸都显得那么艰难,胸膛剧烈起伏,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困惑。她试图抓住哪怕一丝丝的线索来证明合窳的话是错的,但思绪如同一团乱麻,越缠越紧,找不到头绪。
米嫣的眼神失去了焦点,空洞地望着前方,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答案,却又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都是徒劳。内心的挣扎和外界的压力交织在一起,让她几乎无法呼吸。她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指甲深深嵌入手掌心,带来一阵阵刺痛,但这点痛感相较于心中的剧痛来说,简直微不足道。
时间仿佛凝固在这一刻,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变成了难以忍受的煎熬。米嫣的心中充满了无数疑问和恐惧,但她却无力发出声音,只能静静地站在那里,像是一座失去灵魂的雕像,任由绝望的潮水将自己一点点淹没。这种无声的挣扎比任何言语都要来得更加深刻,仿佛在诉说着她内心深处最深的痛苦与无奈。
合窳继续道,他的声音平稳而冷静,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即便是真的当初陛下突然病发身亡,你觉得,远在边境手握军权的扶苏和蒙恬又真的是那么容易上当,如此轻松的就会信了李斯和赵高的鬼话,那么乖乖的束手就擒,听令自杀吗?就这么轻易的让胡亥小儿轻松捡了漏?你觉得,你所认识的这些人,都有这么蠢吗?”他的话如同冰冷的刀锋,一字一句地剖析着历史背后的真相,直指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秘密。
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打在米嫣的心头,让她无法逃避。合窳的话语不仅质疑了她对“嬴政”身份的认知,更是对整个历史事件背后逻辑的一次深刻拷问。扶苏与蒙恬,这两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传统叙述中因轻信伪诏而自杀,使得胡亥得以轻易继位。但此刻,合窳提出的疑问却像是一束强光,照亮了那些被忽视的疑点。
“你觉得,你所认识的这些人,都有这么蠢吗?”这句话回荡在空气中,仿佛是对米嫣心中固有认知的直接挑战。米嫣不禁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曾经坚信不疑的历史记载。
******
米嫣说不出话来,她的喉咙像是被无形的手紧紧掐住,窒息感蔓延至全身。她的脑海里仿佛是在进行一场世界大战,各种思绪、记忆与情感在其中激烈碰撞,乱成一团。每一个念头都像是一颗炮弹,在她的心中炸开,激起层层混乱的涟漪。
一方面,她试图坚守自己长久以来对嬴政以及那段历史的认知,那些美好的回忆和深厚的情感如同坚固的堡垒,抵御着外界的冲击。然而另一方面,合窳的话语如同锋利的长矛,无情地刺破了她心中那看似坚不可摧的防线,揭示出可能存在的另一面真相。
不得不说,合窳的话切中了米嫣的心,每一个字都如同精准的箭矢,直射她内心深处曾经试图忽视的疑虑。这些事也是她曾经怀疑过的,那些历史记载中的不协调之处、人物行为的不合逻辑,在她心中埋下了种子。然而,面对未知与可能的真相,她选择了逃避,宁愿相信自己所看到和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可是,当初她因故陷入昏迷,等到清醒之后已经过了百余年,时间的洪流无情地将她卷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物是人非,那些她熟悉的人和事早已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无从查起。她的记忆仿佛被割裂成了两段,一段停留在过去,另一段则被迫适应这个陌生的新世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许多秘密也随之深埋地下,成为了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
米嫣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她曾试图寻找过去的痕迹,渴望从中找到一些答案,但时间的力量太过强大,几乎抹去了所有能够证明真相的线索。那些曾经鲜活的记忆如今只剩下模糊的轮廓,而她心中的疑问却愈发浓重。每一次回忆都像是打开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门,既充满了诱惑又让人望而生畏。
现在,合窳的话再次唤醒了她内心深处的疑惑和不安。
她想到了扶苏和蒙恬,这两位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一直是她心中的楷模。但现在,合窳提出的疑问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如果他们并非如史书所记载的那样轻易上当,那么这一切背后隐藏的阴谋该是多么深邃而复杂?这个想法一旦产生,便如野火般在她心中迅速蔓延开来,烧毁了她曾经坚信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