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影视剧制作水准真是高超。
拍完戏不到两周,林离就在本地电视台的宣传片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了。
吴春娇向来有看新闻的习惯,屏幕上飘过粉红泡泡袖身影时,林离像一道闪电般拿起遥控器,迅速换了台。
吴春娇生气,但不语。林离好说歹说,才把省台一部粤语电视剧安利给她,避开了被当众处刑的时段。
无奈祸不单行。
她一回到镇里,就有无数认识的不认识的阿哥阿姐夸奖她很上镜。同时附送一句:“你男朋友真帅。”
林离只能心虚地否认:“我和他只是同事,只是同事。”
随着《无果》播放,东塘镇的热度水涨船高。
周一开会时,叶晓文提出了新的宣传想法。
“剧集播放效果很好,我建议东塘村开个抖音号,去宣传农特产品。”
“想法不错”,对于下属,何文镜向来给予充分肯定,“但是我感觉,这样蹭不了多少热度。”
“可以啊,”叶晓文指着陆淮和林离说,“把他俩的镜头剪出来,循环播放,然后让他俩带货,不就蹭上了吗。”
话刚说完,她拿出手机,点出微博的“本地热搜榜”。
“你看,好多人说这对路人CP颜值很高,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林离脸黑,不想说话。
陆淮笑容灿烂,说不了话。
倪向东积极举手发言:“我任务,一段完美的爱情必须有竞争,请给我加一个男二的角色,让我的帅脸得以昭告天下。”
叶晓文强势拒绝:“不了,你不是我磕的产品,我不想公器私用。”
晚上,林离约好给陆淮煮面吃,一边打蛋下锅,一边神情恍惚。她为人低调,不想屡次上镜,但拍短剧宣传,的确是个很好的想法。
怎样才能在保留观众注意力的同时,让自己全身而退呢?
要不,把陆淮卖了?
咚咚。门外传来敲门声。
林离正想和陆淮商量,打开门却发现了两张意料之外的脸。倪向东和叶晓文,一人拎着一袋火锅丸子,咧开牙齿,眯着眼,笑成一对年画娃娃。
陆淮拿着碗,唱着小歌,高高兴兴地串门时,正是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两个电灯泡包围着他的女朋友,没给他留一点缝隙。
他黑着脸在倪向东身旁坐下。
“你俩怎么回事?”
倪向东抢先答话:“听说你来蹭饭,于是我们也过来了。”
叶晓文接着回答:“不过我们比你要点脸,我们带了食材。”
陆淮在心里号啕大哭:到底是谁不要脸!他才是唯一能吃软饭的人,好嘛!
—
几天后,林离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东塘拾光”抖音号的策划方案。
不同于叶晓文开脑洞时的异想天开,林离的想法质朴到实际。她打算借《无果》之势,发起“打卡东塘镇,遍寻剧中景”的活动,鼓励用户到东塘镇旅游采风,拍摄短视频,最后给创作质量最高的十名用户奖励。
此外,还要持续输出,讲出独特的东塘镇的故事......
江映月被她拉到镜头前面时,才惊觉自己成了“东塘故事”系列短剧的第一位主人公。
“哎呀,我不行的,我连照片都没拍过多少,更不用说剧了。”
没等林离安慰,柔光球下跳出来一位大炮哥,好言相劝:“你放心,我拍谁都能拍得很漂亮。”
“对对对,”林离附和着陆淮,“他是我们学校长得帅的里边最会摄影的。”
陆淮重申:“也是会摄影的里边长得最帅的。”
两人一唱一和,打消了江映月不少焦虑。
加之她心里对林离依旧有愧,便强迫自己坐下来,呆了一天。
随着镜头移动,天色缓缓变暗,渐渐落下雨来。岭南的雨水浓稠且绵密,一头卷发的江映月便是在等雨的时候,遇见了自己的丈夫。
同是贫苦人家出身,婚后他们的生活充满愁。两人商量好,将刚满月的女儿交给奶奶,双双外出打工。这一走,便是天人之隔。
她的丈夫在工地上死了。戴了安全帽,也做好了防护措施,但意外就是意外,意外来得就是比明天都快。
江映月在速食店下班后,兴高采烈地打包剩菜去工地里接男人,最后却接走了尸骨。
后来,她回到了故乡。在这个她曾经讨厌的地方,吸一口,就能唤回思念的人的气息。
心若念之,无远弗届。江映月的故事和杨弋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
林离在拍摄现场,看着看着,就红了眼眶。
陆淮见状,急忙掏出纸巾,问她怎么哭了。
林离特别矫情地说:“不想和你生离死别。”
“你放心吧,现在建筑业不景气,我接不到活。”
故事行进到江映月带头创立“巾帼工作室”,联合村内妇女专研珠绣技艺,手手相串间把非遗技艺和东塘故事发扬光大。
叶晓文给她补妆时,江映月抓住林离的手,整个人特别慌乱:“我什么时候创办工作室了,又什么时候专研技艺了,还什么时候发扬光大了?”
林离让她放宽心:“宣传工作就是这样,星星之火,必须燎原。你放心,我只是预支了你的未来,接下来会帮你一起搞这个什么工作室的。”
说完,赶紧扒开她的手,让村民们赶快入镜。
江映月远远望着她,愧疚之情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埋怨。
怎么莫名其妙应下了这么个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