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依旧繁华喧嚣,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来来往往的行人摩肩接踵,原本宽阔的道路此刻挤得满满当当。
万嘉和穿梭在人群中,心中却只有一个念头:办完事就去买洋娃娃,早点回家。
一想到回家,他便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也不知道阿香喜欢什么颜色,他看着红色喜庆,就挑了一个,他觉得阿香应该会喜欢的。
这小小的一个娃娃直接花费了他五块大洋!万嘉和忍不住在心里感叹,洋人的东西就是稀罕!5块大洋不知道能换多少米了。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女儿喜欢,花再多的钱都值得!
他笑着想,小心翼翼地把洋娃娃收好,走进了一家饭馆。
此时正值饭点,这里却显得分外冷清。
偌大的空间,桌椅摆得稀稀疏疏的,只有寥寥几个人坐在角落里,各自闷头喝着茶。
这饭馆他先前中转时来过不少次,没有什么问题,怎么今日这般古怪。
店里那几个伙计这会儿都扎堆挤在一边。他们围成一团,脑袋凑在一块儿,窸窸窣窣地小声讨论着什么,还时不时地往店里某个方向瞟上几眼。
“我听福寿街的刘乞丐说,他是做那活儿的,专给人运尸体,赶尸的!” 其中一个小伙计压低声音说道。
“你可别说了,真是晦气!” 另一个小伙计赶忙皱起眉头,伸手扯了扯说话那人的衣角,满脸嫌弃。
“那你上去跟他说啊!瞧瞧都是因为他,咱店里才没生意!” 又有一个小伙计撇了撇嘴,带着点儿怂恿的意味。不过,那眼神却实实在在出卖了他,分明也是一副不敢上前的样子,只是嘴上说说,想把这 “烫手山芋” 推给别人罢了。
“我可不敢,这人这么邪乎,要去你自己去。” 被怂恿的那个伙计连连往后退了几步。
几人这般互相推诿了一番后,见谁也不愿意出头,自讨没趣,便又在一旁有一搭没一搭地唠起嗑来,只是那眼睛还是忍不住地朝那人偷偷瞄上几眼。
万嘉和顺着他们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面容消瘦的老者正旁若无人地大口吃着饭。
除了饿坏的模样,根本看不出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他先前做生意的时候,听湖南那边的朋友说起过这行当。开始那会儿却是觉得有些邪门,后来听他们细讲,才知晓这其中的门道。
所谓赶尸人,实际上是将客死他乡的人送回故乡安葬。这几年天下不太平,到处动荡不安,死在外面的人越来越多,赶尸这活儿也就变得忙了起来。
但没什么好害怕的。
这是他们湘西人落叶归根的方式,送人回家,这是好事儿啊!
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很感动——外头的人若是知道自己死后,故乡会有个人千里迢迢,跨越河山,只为带他回家。想必在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也是会少几分恐惧的吧。
不论生前死后,回家这个词,听着总是让人心安的。
要是他不小心死在外面,有人愿意把他带回家,都不知道该有多感动!
想着,他走上前去,朝那人热络打起招呼来:“哎呦!这位老兄弟,我看你饭吃的这么香,眼馋的很,想问问你吃的啥呀。”
说罢,他还探着头,仔细瞧起来了。
那老头听完他的话,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下,也没搭话,接着便又低下头,自顾自地闷头干饭。
万嘉和也不觉得尴尬,见老头没回应,他也不多说什么,扭头就把小二叫了过来,照着那人吃的饭菜给自己上了一份。
随后便坐在老头对面,开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他就是这么个人,也不怕冷场,看人有缘,就想交个朋友。
两个人就这样干起饭来。
一时间,桌上只听得见吃饭的声音。碗筷碰撞间,气氛莫名地和谐起来。空碗越来越多,两人都吃得酣畅淋漓。最后谁都吃不下了,心照不宣地同时放下碗筷,看着对方。
目光交汇的瞬间,有了一种别样的默契。
“可以嘛!小伙子。” 老者率先打破了沉默,嘴角上扬,看着万嘉和的眼神也不再像起初那般冷淡了。
“必须的呀!” 万嘉和笑嘻嘻地回着,一边说,一边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撑起的肚子,一脸满足:“真饱啊,这一顿吃得可太舒坦了。”
“不怕啊?” 老者眯起眼睛,目光直直盯着万嘉和,像是在试探什么。
“啥呀?” 万嘉和一开始装傻充愣,存心想逗逗这个老头。他平日里就是个爱打趣的性子,觉得这样你来我往的很有趣。可当他对上老头那副透着严肃劲儿的在意模样,立马便意识到这玩笑不能再开了。于是,赶忙收起嬉皮笑脸的随性样儿。
虽然依旧笑着,却多了几分郑重的意味,眉眼间一股认真劲儿:“怕啥呀!落叶归根,故人回家,是好事呀!”
三分笑语掩去了死生之重,又不失对世间常理的理解与尊重。
以一种云淡风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十足诚恳,掷地有声。
老头瞧着他这副模样,越发觉得靠谱起来,眼里多了几分认可。
不过谁知,这人前脚刚说完这话,转头就又变了副没正行的模样。只见他身子一歪,凑到老头的边上,刻意压低了声音,悄咪咪地问道:“其实我更想知道,你们那儿的蛊到底是不是真的呀?”
赶尸人假装听不清,侧着耳朵:“啥呀”
“就是那个情蛊!”万嘉和疯狂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