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归霞小札 > 第35章 033:少年意气,风云儿女

第35章 033:少年意气,风云儿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说着,用力拍了拍万嘉和的肩膀:“所以别觉得可耻,咱们农民总受人欺负就是见识太短了,被人忽悠。你要去想罪魁祸首是谁!真正可耻的是那些逼你逃跑的人。你说说看,鬼子烧村子时,问过你愿不愿意打仗吗?上海被炸时,管过你能不能活命吗?”

“这世道先拿刀逼人跪着,再嘲笑跪着的人不反抗,这才是真正的卑鄙。”

人群里,一个瘦弱的身影挤了出来。他的脸上横着一道浅浅的刀疤,眼神阴郁,带着几分不甘和愤懑,直直地盯着万嘉和:“老实说,我真TM羡慕你们这些人,有钱有法子躲过去!可羡慕有什么用,又不属于我!所以我只能恨你们这些人!为什么我命没你们这么好!”

话说到一半,他的眼神又黯淡下来:“可说你们命好吧我们现在不都站在这里嘛!谁也没好到哪里去。”

他本来很瞧不起万嘉和的,但又想到他们都死了。有钱的,没钱的,当兵的,没当兵的,在这个乱世里,结局都一样,只不过死的方式不同,有什么好不平衡的呢?

他心里的那股恨意突然散了,只剩下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回头看看,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一样,从未获得过选择生存方式的自由,却要承担时代剧变的全部重力。

“你别听那小弟弟!”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过来,身上的军装破旧不堪,补丁摞着补丁,却被他打理得还算齐整。他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沙哑却温和,“少年人是得有血劲儿,国家才有希望嘛,但咱们这样的人活着也不丢人啊!鬼子来了,咱们不也向前冲了,只不过没个好运气活下来而已。 ”

“是啊,咱们都已经够苦了,还反思什么反思?”另一个声音也插了进来,“要说真正该反思的,也是那些个坐在政府里喝着洋水儿的高官!你什么时候看见战争里,死过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大人物。哼,都是咱们这些种地的、扛锄头的,往前冲,拿命填。哪里分谁是英雄谁是狗熊啊,都死了!“

说话的这人大概四五十岁的样子,国字脸,轮廓硬朗,背微微佝偻着,一只袖子空荡荡的,显然已经失去了一条手臂:“那些个饿死的娃娃,累死的农民,还有被鬼子屠戮的牲口。你的,我的,他们的,所有的血流在一起,浸到土里,谁能分得清到底哪滴是军装流出来的,哪滴是粗布衣上流的呢?活着的人或许可以选跪着活还是站着死,但死了的,呵,魂魄都一样立着!”

“没错没错!咱们都是普通老百姓,都是农民娃娃子儿,哪分啥英雄,啥懦夫的。照北平那些学生娃子的话说,咱们都是同一个阶级滴!”

“无产阶级!无产阶级!”

“对对对,咱们都是无产阶级!”

万嘉和感觉一双手落在了肩头,很多人的声音从耳边传来。

“一个国家的军队里头,是有很多真正心怀报国理想的热血士兵,我们歌颂他们的勇气,赞扬他们的正直。但你也得允许,一些不那么炽热、高尚的灵魂存在。尤其,在乱世,在一个规则本就不代表公平的时代。更多的其实是被洪流推着向前的普通人,他们扛起枪,不是因为心里有火有理想,而是因为脚下的路太窄了,因为身后,没有退路了。”

“这世上会有人举着火,在光里,一腔赤忱,那必定也会有人摸着黑,在暗中,孤注一掷。你不能因为这个就说他们懦弱或者不配。他们也在走,也在扛,不是吗?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活着,被生活逼到绝境却依然没有倒下,这难道不算一种勇气吗?”

“一个人,可以仰望,但不要神化任何‘人’。他们都只是血肉之身,偶然或者必然地被选中来填补历史的缝隙。”

他们或许不够伟大,但足够真实。

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并没有那么多慨当以慷的英雄主义,有的只是一个又个普通的“人”,在命运的洪流中挣扎,用自己的方式,活下去。

“总之,你不要再觉得自己不配同我们相提并论了。先不说抗战已经这么久了,子弹和锄头、战壕和麦田、活人和死人,早就长在同一条命上了!就说说咱们共同拥有的身份吧!反正都已经死了,咱们干脆换个角度寻思寻思,不是死亡把我们这些人丢在这里了,是我们因着共有的身份重新团聚在一起了!”

“哎,你还别说,真说不定呢!咱们这批人可能就是先头一起来这个世上的,所以约好要一起回去!”

“刚刚那小兄弟不是说了吗,既归故土,便是回家。咱们死在咱们中国的土地上,又重新团聚在一起,值得庆贺,就该喝一个。”

大伙儿听了,纷纷笑了起来,假装自己手里有酒,举杯欢庆:“来来来,干一个!下辈子还一起!”

“那我们约好了,不过时间注意一下哈!下辈子晚一点再走,活个七老八十了,再重新团聚!”

“好!个个长命百岁!!”

他们都不是活人了,这或许是唯一一种能够安慰别人的同时也能安慰自己的方式。

少年的手重新搭上了万嘉和的肩膀,眼睛亮亮的:“你看,我就说我们是同道中人吧!!!”

“根本没有配不配的问题,我们本就应该站在一起。”

万嘉和慢慢抬起头,接受住了少年的目光。

少年向他会心一笑,当年他的团长也是这么跟他笑得,他觉得这么笑一定很有力量,他一直没瞅准机会对别人这么笑,现在终于找到了。

“可是,来不及了,太晚了。”万嘉和感到一阵莫大的空虚。

明白的太晚,自己已经死了。

“怎么会晚呢?我们现在不是同样在思考、对话、感受吗?只要我们还能思考,听见彼此说话,就说明我们还‘存在’呀。‘晚不晚’什么的,不是由死亡决定的,而是由选择决定的。”

“而且,谁说死了就没有意义了。”少年摆出一副大人的姿态,“活着的乡亲们会指着我们的坟头对孩子说:‘记住这些人,他们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而死的。’ 你的坟如果空了,他们就少一个记住的理由,鬼子的罪行就多了一分被淡忘的可能。”

“死,也是生的一部分。 ”

“咱们就算躺在这儿,也是一块压不垮的石头!石头多了,才能铺成路,让活着的人踩过去赢这场仗。”

“只要战争尚未结束,于我们的家人,国人而言,任何正向影响都有价值。”

他想起了妻子和女儿,她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她们也会记得自己吗?

“当然,一定!”少年笑着说,“我也要回家!我爷爷我爸爸,我太爷爷,都在那里!我也要回去!”

荒野的风掠过,卷起几片焦黑的草叶,仿佛在回应他的呼唤

“你是在找回家的路吧!前面是城门,出了城门,应该就能找到家的方向了。 ”

“嗯,出了城门,就能看见家的方向了。”他低着头,不断重复着。

如果他还是个人,此刻一定在流泪

少年二话不说地脱下自己身上的军大衣,利落地套在了他的身上:“喏,这个给你!你回家肯定有好长的路要走吧!身上什么衣服都不穿,会冷的!”

“不行,我不能收。”

“收下吧!这不是我的衣服,是我们团长给我的!我们团长说,这衣服也不是他的,是一个农民伯伯的,他本来要给自己的儿子,但后来他儿子打日本鬼子时战死了,就把衣服送给了团长。”

少年一脸认真,学着大人老成的语气,郑重其事地说着,倒真有几分大丈夫的模样。只不过那一口浓浓的湖南口音,显出了几分稚气,“这衣服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需要他的人。现在你比我需要它!所以,我把他给你!你以后,也把他给需要的人!”

“那你呢。”

“我不怕呀!我们家乡有人!他们会来带我们回去的!虽然路很长,但是有人陪着我们,就不觉得孤单了。” 少年拍着胸脯,一脸笑意——这对于他来说,似乎是天底下最值得骄傲的事。

万嘉和没有再推辞,收下了那件军大衣。

少年或许已经忘记——他早就死了,根本不怕冷。

又或许他一直都知道,但出于某种原因,还是把衣服送给了眼前人。

恍惚间,万嘉和觉得自己也有些糊涂了。

明明他们都已经死了,可他似乎还能感受到,少年残留在大衣上的体温。

也许,这个温度并非少年留下,而是那个团长的,又或者属于更早的一个人。

一个农民的衣服,在一个又一个农民的儿子身上轮转,最后落到他这个农民身上。

但他不会是最后一个,以后他还会出现在另一个农民的后代之上。

在那一刻,他又重新感受到了作为人才会感受到的暖意。

其他人也纷纷拿出自己身上仅有的东西,递给了他。

“这副墨镜,我看那些洋人都爱戴,就偷偷买了一副仿的。活着的时候没戴过几次,现在送给你吧!你这样子,哎!算了!总得有个体面的样子回家吧!”

“这双鞋是从他们那儿抢来的,真牛皮的!快穿上吧!”

……

“这是我的帕子,我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只是想着你总要回家的,别这么狼狈地回去。别让人以为你出了趟门,就受了欺负。”

一开始万嘉和还推辞着不接受,后来实在招架不住,一一接了过来。

那少年笑眯眯地同他说道:“带上它们吧,你和我们不一样,只有一个人。带上它们,就当我们陪着你回家!路上也少几分孤单!”

万嘉和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他第一次觉得活着的几十年学来的那一身口舌功夫,是那么的苍白。

最后,他朝着少年还有周围的所有人,深深鞠了一躬:“谢谢!”

“谢谢!”

这个世界上,似乎再没有什么词比这两个字更能传达他此刻的心意了。

临走时,那个少年突然跑到他身边神神秘秘地说道:“对了,忘了告诉你了!在我们老家那边,有一个古老的传说,魂灵即将消散之际,会凝聚出此生最强大的祝福。若你心中仍有放不下的挂念,可以试试在往生前的最后一息向后土娘娘许一个心愿。地母慈悲为怀,怜悯苍生,若她听到了你的祈愿,便会为你降下福祉,助你完成未竟的心愿。”

“我是听我们村里的巫婆太太说的,这种祝福是魂灵释怀后所化的念想,没有沾染过□□和人世的污染,蕴含着天地间最本初最纯净的力量,能够跨越生死,传递到你所牵挂的人或事上。我觉得你完全可以试试,说不定,你这辈子留下的最后念想就会化作春雨或者阳光,去浇灌那些你还没来得及守护的苗木,他们会成长,会破土而出,长成子弹穿不透的大树,为这片土地抵挡一切苦难与战火。”

他眨了眨眼睛,眸子里闪着少年人才有的天真清澈:“我也不知道真假,总之准备回去试试。”

他说着,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像是握住了某种坚定的信念:“我要国泰民安,山河无恙!人人都能好好活着!”

少年突然嘿嘿一笑,眼睛弯成了月牙:“不过,我不准备变成春雨,我想变成小草,或者一棵青菜也行!要是谁饿了,还可以把我吃掉。到时候,我等你来浇灌我,说不定我还能长得更壮实些呢!”

“好,那时候我来浇灌你!”

“祝你一路顺风,早日回家!接我们回家的人也很快就要到喽!”少年看着城门的方向,脸上又洋溢起最开始的灿烂笑容。

万嘉和忽然想起了赶尸人,想起了从前和他的对话。

“迎故人回家,是好事。”

他早就知道,接人回家,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他同他们告别,离开城门。

最后一次回头,看着上海——

这片土地上,天灾摧毁过它,战火洗劫过它。

十里洋场的荣盛付与焦土,百乐门庭的喧嚣隐于硝烟。

一切早就不是当初的模样。

但此刻,在他的面前,十万脊梁正以倒伏的姿势生长,架起新的城墙。

所有倒下的都成了新世界的地基。

那些被碾作尘土的姓名,正在断壁之上生出新的纹理。

这座千疮百孔的城市里,黄土覆白骨,赤血作长河。毁灭与绝望掩埋其中,生机与希望也同样在上面静静流淌,滋长。

他忽然想起,有一次他在电影院外面听过的一首歌曲。

他记不全歌词了,只能哼出几个片段的曲调来:“起来……中国人……血肉……新的城墙!”

他记得,那是一部叫做《风云儿女》的电影。那天,他看见很多很多的青年学生,手拉手,围在一起,高声呐喊着。

他们身后传来的就是这个音乐。

他没有看过那部电影,不知道讲的什么。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自己已经看到了。

何为风云儿女?

逢风云而担大义。

乘风可顺势驱旧,无形而有力,

化云能聚情泽世,凝力以同心。

乱世,总有风云儿女。

劲势而破局,同心以济世。

这个国家的风云儿女,此刻就站在他的面前,守着山河万里。

他们或许没有什么宏大的概念,也没有像样的梦想,甚至连“抱负”这个词都没怎么琢磨过。他们只是一个个小人物,被生活和时代推搡着,踉踉跄跄走到了历史的当口。

但他们仍然坚定地站在这里,在这片土地之上,努力生存着。

风云之下,草莽之身,仍守土不弃,自强求存者。怎么不算是风云儿女呢?

一个农为邦本的古老国度,在现代工业的狂潮和枪炮飞艇的风暴中仍能挺立不倒,从来都不是偶然。俯身看看这片大地之上最卑微的生命,就会知道:它的脉搏,不在高处,而在这最低的泥土里,在那些,不肯死的根须中。

所以,枪,炮,飞机,舰艇,这些虚浮之物,是无法将其彻底摧毁的。

风会停,云会散,但土地永远活着。

泥里的根永远在生长。

他转身,不再回头,只是唱着那首不知道名字的歌,一遍又一遍,同上海道别,同这些他永远不知道名字的风云儿女道别。

名字有时候很重要,我们是在他人的呼唤里一遍遍确认自己的身份。凭着这个符号,在陌生的人世里找到自我的坐标。

但名字有时候又不重要,当我们找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使命所在时,人便不再是被名字定义的简单存在。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歌词会在一遍遍传唱里越来越清晰,身份也会在一程程迷失与追寻里越来越坚定。

他一直唱着,再没有停下。

就像很多年前,影院门口的那些青年学生,一声声的呐喊

“中国不亡,有我!”

今日,该是个很好的天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