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抽屉拉开时发出滑轨声,他摸出几个银色包装,“那年从昆明带回来的”,低头借着灯光看包装盒,“保质期到明年三月。"
许然看着有点变形的铝箔包装,边缘已经氧化发黄,是她当年帮他塞进行李箱的那盒。
“你数过吗,要不要核一下数?”
她伸手去关台灯,手腕被重重扣住:“不关。”
她闭着眼听见塑料包装被撕开的声音,和从前一样。
房间很安静,窗纱外是北京繁华的夜景,远处电子屏上闪过他的新广告——西装革履,眉目沉稳,再已不是当年那个沉寂的“查无此人”。
“说说吧,我知道你一向喜欢闷声干大事。”俞轼轻抚她的脸颊。
许然靠在她肩头,语气平静,像在讲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
“21年末,徐扬调去欧洲前,问我要不要一起走。”她笑了笑,“我拒绝了,连辞职信都写好了。”
“那年地产行业风雨飘摇,公司迅速断臂地产板块。徐扬临行前接了个新任务——收购星云视频。”
“他让我参与尽调,说收购后一定会安排核心骨干接管,与其重新开始,不如再次突破。”
“我要感谢徐扬,他说我讨论市场和内容时眼里有光。”
初到星云时,所有人都在等着看许然的笑话。一个做人力出身的区域总助,凭什么空降内容部门?
她只是每天最早到,最晚走。
“还要谢谢你。”她转头望向俞轼,“我们那时探讨了那么多电影,是你告诉我,好的镜头有呼吸。”
“2022年我考了在职研究生,工作、泡剧组、上课。有阵子累到在洗手间里睡着。”
俞轼恍然:“所以你是不是选了中传?他们白杨…….”
许然笑着点头,他还是如此懂她。
曾经,她羡慕俞轼,而现在,她终于知道了他为何执着追寻——
“2023年,我监制的第一部女性成长类纪录片,平台播放量破了纪录。后来话题讨论里,有的女孩拒绝了家里安排的婚事,有的女孩说终于理解了妈妈的选择……”
许然望着天花板上的光影,“我才明白这些年我在找什么,原来我在追寻意义。”
俞轼把她沾在颈后的碎发拨开,她抬起头,看着他正望向自己,像是要将她这些年所有的努力都刻进心里。
许然忽然觉得自己像是漂泊已久的船终于靠岸,终于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
“你呢?”她轻声问,“我看了你所有的物料和采访。现在这种生活,有你想要的自由吗?”
俞轼垂下眼睛,“以前我们觉得要站得够高才能自由,现在明白了——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能够找到自己,能够自洽,就是自由。”
窗外霓虹流转,许然看见他眼角细小的纹路。
“听起来像在说教是吧。”他自嘲着摇摇头。
“ 不,英雄所见略同。”
“对了,”许然突然拉起被子坐直,“知道为什么非要做制片人吗?”
她指尖点在他鼻子上的痣:“当年的事,我总觉得自己欠你一部戏。现在我要堂堂正正——”
“给我男人铺条路。”俞轼接完下半句,翻身压住她笑骂:“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记仇?”
“还有,我要让真正的好演员,只被作品讨论。”
俞轼咬她手指:“许制片的戏,我片酬打八折。”
门铃声响起,许然下意识往被子里缩了缩。
“别怕,蛋糕到了。”俞轼按灭手机,轻轻落下一个吻,“你的生日。”
客厅里的餐桌上,精致的蛋糕旁静静躺着一束淡紫色洋桔梗。许然走过去,手指抚过包装盒的缎带。
吉他靠在墙边,她突然转身:“验收下我的学习成果?”
俞轼站半明半暗处听着她的声音在宽阔的房间里舒展开来。
“请允许我尘埃落定…….原来你也在这里。”
最后一个和弦余韵未消,许然抬头,俞轼半跪在柔和的光晕里,掌心里是去年获奖后买好的素圈戒指。
“洋桔梗,玫瑰有刺,会伤到你。从今以后,我不会让你受伤。”
紫色洋桔梗的花语,是他“不变的爱只给你”,也是她“愿意卸下所有防备拥抱你”。
她知道,这一次,他们不会再分开。
因为成长,他们变得勇敢——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爱,是勇敢者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