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五陵年少 > 第17章 清平乐 五

第17章 清平乐 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咬着牙等这阵疼痛过去,扶着床边的小几站了起来。似乎是因为宋礼此次来上林苑的决定比较匆忙,宫人也没来得及打扫干净各个角落,这小几的边上积了一层灰,全都沾到了顾岁寒手上。

她盯着自己的掌心。灰黑的印记之下,是纵横交错的好几道旧伤疤,连她自己都说不出那是什么时候、被什么所伤的。

看着这些伤,不知为何,一股热流渐渐在她心底流淌,那种饱胀的、酸涩的感受叫她几乎落下泪来。

的确,她不记得很多事。前路也很渺茫,眼下的问题也有很多。周围的人似乎也不可尽信,人心如深海,其下皆为陷阱。

可她明明有能力。她有刀,有剑,有足以傍身的武艺。

那她为什么不去试试解决呢?

她再次朝外看去。沈和正似乎已经睡了,那窗黑了下去。她看着那间屋子,心里似乎忽然有了无穷的勇气。

她披上了外衣,身形如一只雨燕,轻巧地掠出了窗外。

上林苑的另一侧,谢停舟吹熄了蜡烛,坐到榻上,却并没有着急躺下入睡,而是伸出左手,缓缓掐算了起来。

白天他一直未曾离席,却也将席间所有事尽收眼底。他坐的角度不佳,看不见顾岁寒藏匿的那棵树,却也从宋安澜的行为把事情经过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不同于顾宋二人同沈和正正面交过手的谨慎,他对沈和正反而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般的无畏。他在青城山间长大成人,曾亲眼见过自己的师父因为一次失算差点走火入魔。自那之后他就明白,人算终有尽时,没有人可以算无遗策,也没有人可以手眼通天。

自几日前,忽然有人通知他沈和正要出使南盛,他心中的疑惑就到了顶端。

他虽然驻军西南,对北疆战况也不是全然不知。有时冬季北疆战场繁忙,还会请他过去参谋一二,那也是一年里他为数不多可以和姬泠常常并肩的时光。

由于姬泠最主要的工作不在军中,也不能为外人道,所以很多镇北军将士对她这个“吃白饭的”是颇有微词的。

将士们是这么说,但姬泠真正的功绩,宋安澜、谢停舟他们却是清清楚楚。尤其是谢停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姬泠会把自己基于落棋阁收集到的一些信息而产生的推测讲给他听,而谢停舟总是乐于充当这个倾听者。

关于沈和正,他们曾经有过很多争论。因为师父的原因,姬泠对沈和正总是比较恐惧,而谢停舟却不这么认为。

他总是说:“倘若沈和正当真那么无所不能,北周不早就称霸天下了?”

姬泠便会无奈道:“古蜀有诸葛孔明,也未见得一统天下啊。有才华的人能否施展,也是要看主君的。”

那时北周的皇帝还是小太子他爹。的确,这位老皇帝堪称刚愎自用,手腕也相当了得。据说他和沈和正曾是师兄弟,但传言不知是真是假。

谢停舟就会反驳她:“别的不说,假如沈和正真如你心目中那样厉害,落棋阁在北疆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顺遂。”

的确,倘若沈和正当真那样算无遗策,他就应该能料到落棋阁在北边的一些小动作。可事实是,除了过分接近他本人的一些行动,落棋阁在北周跟归雁台打得可谓是有来有回,各有折损,而并非是一边倒的局面。

姬泠似乎并不这么认为,可她一般也不愿意和他多争执,一般话说到这份上就会放弃,两方各自“鸣金收兵”。

时至今日,和他讨论这些的女子早已随风远去,北周的局势和现在也大不相同,但沈和正的地位似乎还是没变。但这个看法被这次突然的出使改变了。

之前沈和正从未替北周抛头露面过,他就如同一个背后的阴影,暗中引导着国家的发展。但这次不同,他第一次站到了明面上,替自己的国家辩论,白天他全程旁听了他在席间的言论,他就好像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使臣,提出条例、论述好处,向宋礼证明北周的友好与诚意。

这不合常理。他为什么突然变性了?

他的大拇指在指节间逡巡,但毫无章法。现状脱出了他的掌控,可他没有头绪。

假如阿泠还在就好了。

正想着,门扉忽然被轻轻扣响。门外传来顾岁寒压低的声音:“顾将军,睡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