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真正的同道。”说到这里,清微道长还调皮地眨眨眼,看来对于武当山开发的网红产业很有数。
赵绮梦也莞尔一笑,只觉道长确实是个妙人。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缓的脚步声,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布衣布鞋的老人跨过门槛。老人身形清瘦,鬓角微霜,看起来约莫六十余岁,眼神明亮气质儒雅。
“差点把他给忘了。”清微道长微微一笑,起身相迎:“李居士,今日怎么有空上山?”
赵绮梦也紧跟着站起身行礼。
老人笑着朝赵绮梦点点头,估计将她认为是清微道长的小辈,转头就朝清微道长翻个白眼:“好你个清微老道,上回借我的碑帖是不是不打算还了,年纪一大把还当上强盗了。”一开口就打破了儒雅的气质。
“居士也年纪不小,火气这么大实在不利养生啊。”看来两人关系很好,清微道长笑眯眯道:“来来来,坐下喝茶。”
“别顾左右而言它,就说什么时候还我,”李居士冷哼一声,坐下自己接过清微道长递过来的茶盏啜饮一口,眉头微皱:“有失水准啊道长,这茶火候过了,苦味太重。”
“李居士的舌头怕是被学院里的咖啡腌坏了,连茶如人生,苦尽方有回甘的道理都不明白。”面对老友,清微道长心情很好,语气虽依旧温和,言语上却不露下风:“再说要说碑帖,那咱们就来算算帐,上次是谁拿走我的丹药,还要批得一文不值。”
李居士闻言,手指在石桌上轻叩两下:“那瓶‘紫金丹’?道长也好意思提,我拿回去一验,全是重金属,拿走是救人性命。”
“岂不闻大药必有大毒?所以才需君臣佐使,”清微道长拂尘一甩,对此很有意见:“居然用化学仪器验丹药?难怪验不出门道。我那丹药需修行有成之人,运转真气‘坎离□□’才能消化,你偏要碾碎了泡试管......”
“还‘坎离□□’,我看这是‘水火未济’。”李居士眼睛一瞪。
清微道长抚须一笑:“拿《易经》解丹道,李居士这是拿着菜谱造火箭——路子歪了啊。”
“哦?‘离为火,坎为水’,火在上、水在下,如何能够□□?”李居士挑眉问道。
“真火在下,真水在上,颠倒用之,方成造化。”
“那岂不是逆天而行?”
清微道长意有所指:“顺则凡,逆则仙,李居士可不要陷入迷障。”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居然说得李居士沉默下来。
一边的赵绮梦听得有趣,提起茶壶为两位前辈倒茶。
知道今日只能点到这里,于是清微道长转移话题,向赵绮梦介绍道:“这位李居士是我好友,俗名李清远,给自己起了个道号叫玄清子。退休前是一位在大学教化学的教授,不过一直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对于《易经》有很深的造诣,丫头有这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请教他。”
说完又向李清远介绍赵绮梦:“这位赵绮梦姑娘是我的小辈,别看她年纪轻轻,一身修为估计不在我之下,这几天会在武当山静修,你知道我最近回来就是为了准备真武斋醮,估计没有什么时间,我看你们一文一武,正好可以相互学习。”
“《易经》玄之又玄,李前辈竟然能够精研,实在了不起。”赵绮梦眼神一亮。
“那里能够称得上精研,只略通皮毛罢了,”李清远谦虚一笑:“倒是少见年轻人对这些感兴趣,我就住在这武当山下,小姑娘有需要可以去找我。”
赵绮梦十分感谢,与两人加了联系方式,看出两位老友还有话说,于是识趣地表示还想在武当山观赏一番,脚步轻快地出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