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千秋岁引【明穿】 > 第29章 第 29 章

第29章 第 2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陈皇后细雪一样的脸上不由得一红,掩饰道:“最近精神有些不济。”说罢,沉吟片刻,缓缓道:“我总觉得这件事情,大有文章。”

李氏知道陈皇后聪慧明达,出自书香世家。世庙慎泽贤淑,按照国母的标准选出来的女子,与自己这蓬门荜户没读过书的不同,所以李氏常常向陈氏求教,只是陈氏自持,往常不愿意多嘴多舌。今日见她愿意多说两句,李氏乐得听听陈氏的意见。

“冯、冯保刚当上司礼监掌印不过几日,就接到雪片似的弹劾。想我大明国朝二百年,有谁一上任就怨声载道的?”

李氏恍然,“没错,他这掌印才当了几天,是贤是愚且看不出来呢!哪里就招得天怒人怨了?”

“怕就怕这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姐姐是说,他们针对的不是冯保。而是,我?”李氏蹙起烟黛色的眉稍,忧心忡忡地自问道。

陈皇后见她惊惧,忙伸手拍了拍她,摇头道:“不一定。”

李氏一双妙目睇过来,眼神催促着。陈皇后不疾不徐道:“有可能不是为了一个人,而是为了某件事。冯保当上掌印,是咱们当时商量后,皇帝下的中旨。这皇帝的中旨绕开了内阁,阁臣会答应么?这不是平白削去了阁老权柄么?”

“对对对,姐姐说得在理。”李氏恍然,“难怪高胡子这一出出地闹事,原来症结在这里!枉费先帝如此信任他,命他辅政社稷,就为了这点儿事儿,他就想要另立周王为帝,真是岂有此理!”

皇后闻言大惊失色,“另立周王为帝?怎么会?!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先帝龙驭那天,冯保说高胡子在内阁值房公然称十岁孩子如何为君王?!欲要立周王为帝。我听了此话简直气得倒仰!”

“果有此事?”皇后听了这话更觉不可置信,向四周打量须臾,问:“冯保呢?怎么不在此。”

这时崔姑姑端着一盘碧玉香瓜缓缓而来,按品将瓜果、点心恭恭敬敬地呈上,听到陈氏的问话,忙蹲身施礼答:“回娘娘话,冯公公在司礼监值房中偷偷抹眼泪呢!一时仪容不雅,不好来见主子,便吩咐奴婢将文书带来。”

陈氏听了这话,倒是叹了口气道:“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也是难为他了。”

见崔姑姑招手,漆盘盛着的一叠书稿呈上来,李氏不由得显出三分不耐神色:“这是什么?又是六科弹劾的奏疏?”

近前来看,却不是奏疏,馆阁体恭撰:《<资治通鉴>直解》,臣张居正谨奏。

“这是?”李贵妃奇怪地问道。

一直在旁听默不作声的朱翊钧跳下榻来,兴致勃勃道:“这是给我的。那天我读宋朝司马公的《资治通鉴》,十分不解,为何在汉晋之交,司马公立《魏纪》,而没有《蜀汉记》、《吴纪》,就写了问题,让冯大伴递给了张先生,这应该是张先生的回信。”

朱翊钧好奇的拿起那一摞文书,“咦?怎么这么多?张先生是给了我一整本书么?”说着就翻开来看,只见正文节录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元末大事,各各加以讲解、句读校勘,而且对重要人物、名物制度、生僻语词加以简明的注释,并撰写了评议。全篇字迹工整,语言简练凝实,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简直是为十岁孩子量身定做的教科读物,朱翊钧不由得有些震撼,自己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收到过如此奢侈的礼物。

旁边有一封奏疏:臣等闻商之贤臣伊尹告其君曰:“德惟治,否惟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唐太宗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见兴替”。臣等尝因是考前史所载,治乱兴亡之迹,如出一辙。……伏望皇上俯鉴愚忠,特垂省览,视其善者取以为师,从之如不及;视其恶者用以为戒,畏之如探汤。……千万世之下,又必有愿治之主、效忠之臣,取皇上今日致治之迹,而诉之丹书,守为模范者。

朱翊钧不由一叹,何须千万世?不过短短十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京城的繁华热闹,托举了百万人的欢愉美梦,一时被冰冷的刀锋惊醒,功成者隳、名成者亏。是权势的巅峰不予寸地可容他人?亦或是十年来的谆谆教诲被视为控制羁绊的手段?

美梦醒来,他方明白,魏阙兰宫的巍峨森严困住的不过是一副皮囊。豺狼虎豹,蚊蝇鼠蟑,各行其道,可叹朝廷百万经理,却垂成中止,何等可惜!可叹!他将先生至精奋力夺得的炳国之权用在了清算先生新政之上,人不可惜,国法可惜,黎民百姓的沉默,不曾留在青史丹书中的悲愤,被迫消失匿迹的痛苦,编织成他作茧自缚的牢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