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语嫣和慕容复成亲后,王夫人自觉心头大石已落下。
世间也唯有一个王语嫣让她牵肠挂肚了,现在王语嫣有了归宿,王夫人已经没有什么牵挂了。
当天她在云锦楼主持完婚礼,独自回房,换了一身衣裳,又仔细打扮了一番。
然后喝得酩酊大醉,又是高兴又是心痛。
口中自顾自喃喃道:“段郎,我给你生的女儿语嫣,她如今也要嫁人啦。我这辈子再无什么牵挂了,我终于,终于可以来陪你了。”
她说得断断续续,声音因酒醉而含糊不清。
王夫人提起酒壶,歪歪斜斜地朝着壁上一副茶花图望去,那是段正淳亲笔所画。
看着看着眼泪簌簌而下,但是回忆带来的美好甜蜜又使她展露出笑容来。
她今天特意重新着装装扮自己,衣裳精美,首饰也漂亮,只是那身衣裳粉嫩,不是她平时常穿的样式。
但她打扮完,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十几岁。这是她特地做了和段正淳相遇时的打扮,那年她十八岁,正是如花的年纪。
王夫人看完字画,转身走向小塌。
喃喃道:“段郎,你别记恨我联合慕容复给你们下圈套,害死了你的情人。我不想的。我也爱你,我这就来向你赔罪,到了地府,你可一定要好好听我解释啊。”
她一边走,顺手从头发中抽走一根簪子,然后在手腕上重重划去,皮肤顿时裂开一条很深很深的口,鲜血源源不断淌下,染红了她的裙角。
她像是浑然不觉生命力在随着血液流淌而流逝,更浑然不觉失血而死的痛苦,嘴里念叨着和心上人过去相处的点滴。
血液像一条绳索,直引向内室,到床榻处戛然而止。
王夫人流着泪,血液还在流,她的声音开始断断续续,“段、段郎,阿萝也来、陪你。”
王夫人倒在床上闭上了眼睛,垂着的手还在流血,慢慢浸湿了被褥,王夫人停止了呼吸。
她计划好了,进屋前就吩咐人不准进来打扰她。
所以,没人发现这一切,直到第二天,进去侍奉她的丫鬟在床上看到了已经僵直苍白的王夫人。
王语嫣在肝肠寸断中办完了王夫人的丧事。
按照王夫人留给她的遗书,要将遗体送回大理无量山剑湖之畔的石洞中长眠。
那是王夫人从前与段正淳的约定,她要和他一起去石洞中过与世无争的生活,只是一辈子都没能完成。
王夫人在遗书中写明了石洞的所在和进去的路线。
她当即打算带着母亲遗体直奔大理,慕容复已经恢复,两人一同护送王夫人的遗体。
再带了一些人负责运送棺椁,准备齐备出发了。
曼陀山庄一直有船来候着,听见庄里办丧事时,走了一批求亲的,和一些不愿趁人之危的。还剩下一些来找麻烦的。
王语嫣和慕容复带着人运送王夫人棺椁时,堂堂正正从山庄前面的渡口出发。
渡口前面的湖面上还停留着不少船只,船上的人看见庄里有人出来,纷纷站在船头伸着脑袋看。
王语嫣和慕容复身着孝服站在大船上,慕容复扫视一圈船上的人,大多都是面生的,其中不乏一些形貌凶恶之人。
慕容复放下狠话,“今天送丧,谁不长眼硬要来找晦气,别怪我慕容复不客气了。”
之后果真有不长眼的人找他报仇,慕容复毫不客气地将人打落水。
他一手“斗转星移”的功夫依旧利落,其余人看着纷纷划船离开,不敢再逗留。
到了大理,进了无量山,王语嫣按照母亲所指,到了剑湖畔,等月光照在无量玉璧上。
又等了几个时辰,玉璧上出现一柄五彩缤纷的长剑,长剑所指的方向就是洞府所在。
进了洞府,还未将棺椁停放妥当,就有人从另一间石室出来。
王语嫣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段誉,她十分讶异,“段公子,你怎么会来这里?”
段誉呆愣地望着她,然后惊喜地喊道“王姑娘。”连唤她一声都带着缠绵悱恻,想必心中对她思念不已。
段誉自和王语嫣分别后,心中越发思念她,常常想起洞中玉像,登基后,他便时常独自溜出宫来看望这玉像,每回来都要待上大半天,只是痴望玉像。
常常幻想玉像化作真人,和他说话。
他从前初见王语嫣时将她看作玉像,相处下来便知道不同。
但和玉像相处时,他想不起王语嫣。
段誉今日来也很入神,但是一番动静惊扰了他,段誉害怕有人误闯这里,打扰玉像,出来是想阻拦,却没想到竟然又看见王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