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清魂草。”魔帝对她道。
“清魂草。”桃知夭想起来:“就是上次给我喝的那个药吗。”
“不错。此药,可压制剧毒发作。”
“可是。”桃知夭四下看了眼,才道:“这山中没有水,我没办法养活它…”
“无妨。”魔帝道:“本帝会教你,御物化物之法。”
“现在吗?”
“嗯。”
…这会不会有点太快了。桃知夭习惯性一笑:“魔帝大人,这个…,短时间内,我可能学不会啊…”
毕竟她一个肉体凡胎,难度可想而知。
魔帝却并不这样认为,他道:“本帝相信,你可以。”
可她不相信她自己啊…,桃知夭垂下眼,而后重新仰起脸,下定决心:“那我们开始吧!魔帝大人。”
魔帝道:“天地之能量,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道。其次,为法。最后,是术。术来自于法,法来自道。”
桃知夭忍不住猜测:“那是不是道的层次,是最厉害的?”
“可以这么说。”魔帝开口:“了解了术法体系,便可选择适合自己的修炼。你可先从术起学,循序渐进。逐渐进入法,道。”
“好。”
“术,以咒语和法诀而起。”魔帝抬步至桃知夭身后,抬起她的双手,将她右手无名指,搭在左手无名指上,仔细的调整其余手指的位置,捏出第一个法诀。
自然而然的动作,却无半分逾越和随意之感。站在他身前的桃知夭将将及他的胸口处,身后人低头同他说话之际,长发若有似无拂在她肩头。桃知夭刹那如同一只绷紧的弦,脑中空白。
“专心一点。”
直到身后人出声提醒,桃知夭才找回思绪。她眨了眨眼睁,集中注意看着手上的动作。
“跟我一起念咒语。”魔帝继续道:“以身现道,以心御术。烟尘逐天地,万物在吾心。”
虽不知其意,桃知夭仍旧一字不落的跟着念了出来。
咒语念完的同一时间,几十道清澈水流凭空出现,叮咚声响起。桃知夭不可思议的睁大眼睛,看着那清澈的水远远绕过二人,转了好几个圈儿,才最终落入眼前枯萎的清魂草中。
须臾,魔帝放开她,道:“本帝召来的水,养不活这药草,你多试试。”
桃知夭想到什么,好奇问:“魔帝大人,那上次我喝的那碗清魂草,是哪儿来的?”
“那株药草,本帝浇灌了一千多回,方才生长。”魔帝说。
这么久…,桃知夭一愣。
“所以,本帝只能带你过来。”
桃知夭明白过来,开始回忆着方才的动作练习法诀。
反复练习了几十遍,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引来了第一支细小的水流。桃知夭惊喜,小心翼翼的引导着那几滴水,渗入枯草下的土壤中。
须臾,那只枯萎的小草开始生长,发芽。在两人的注视下开出了一朵九瓣雨伞形状的青色花朵。
魔帝俯下身,将那花瓣一片片摘下,道:“清魂草,惟有花瓣可入药,你需记得。”
“……好”没想到那么大一株草,居然只取了花瓣,桃知夭不免惋惜。不过她突然想到了什么,惊讶:“魔帝大人,你能触碰这些花草了!”她记得第一次见他那日,魔帝一旦靠近花木,花儿就会枯萎。
“并非。”魔帝解释道:“本帝只有靠近桃花,花朵才会枯萎。”
??“…那真是太奇怪了。”,桃知夭无法理解。
“这不重要,本帝亦无心探究。”魔帝并不在意此事,他将花瓣收好,还不忘重新拉起桃知夭的手,行至石阶,继续往山上而去。
的确没什么好探究的,桃知夭表示赞同。毕竟人活一世,许多事情都无需自扰。
途中,魔帝寻了十来种药草,并一一向她介绍了其名称,药效。桃知夭皆以法诀召来水流浇灌,多次下来,她甚至觉得已经掌握了这个法术的精髓!
直至白驹过千山,暮云翻霞浪。魔帝整理了一番所采药草,觉得差不多了,才与桃知夭往山下而去。
“魔帝大人,你看我学术法有没有天赋。”桃知夭忍不住凑上前,笑问。
“当然。”魔帝道:“本帝从不怀疑你的能力。来日待你进入法之境,便用不到咒诀。但如今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这声夸赞,桃知夭颇为受用。灵动的眸弯成了月牙,顺便“礼尚往来”一句:“哪里哪里,还是魔帝大人您教得好啊!”
魔帝闻言,难得轻轻笑了下,道:“这些草药,本帝会为你准备药浴,可彻底解毒。”
原来花了半天时间寻药草,是为了做药浴?桃知夭闻言一愣,她不禁想起卜御的话,还是问了句:“魔帝大人,你为什么要一次次救我,为我解毒呢?”
“因为。”魔帝握着他的手顿了一瞬,平静的声音说出了个十分合理的理由:“本帝需要你留在魔界,复苏所有枯萎的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