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他还以为能够坚持几年,等到□□来了之后才开不下去呢,但仔细的从原主的记忆里面扒拉了一下,村里大食堂因为一开始的时候,就大手大脚,没有节制的让村民吃饱饭,导致后面地理产出的粮食跟不上,
大食堂勉强开了一年多,不到两年,就因为仓库里面实在是没有什么粮食只能够被迫关闭了。
搞到最后村民们只能够领着仓库最后剩下的,每户几十斤的粮食回去,自己想办法熬到第二年地里粮食成熟的时候。
那一段时间差不多是五八年了,原主一家就已经开始忍饥挨饿了,那日子也不好过啊。
贾赦虽然是一个比较注重自我的人,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在自己能够吃饱以后,明知道村里人以后要忍饥挨饿,他觉得自己还是得找个时间,去找村长谈谈食堂吃饭的问题。
即使改变不了这一两年吃大食堂的事,但黄山村作为一个单独的生产小队,因为跟红旗大队其他村子离得比较远,村里作为第三生产小队,是单独开一个食堂吃饭的。
要是黄山村这边的粮食吃完了,大队那边可不是有粮食补充过来,吃的可都是村民自己的存粮啊。
要是节省一点,不从一开始就铺张浪费的话,说不定等明年的时候,大家就不用挨饿那么久了呢。
最近一两年地里的收成还行,村里人到后面都要挨饿--粮食不够吃,等后面持续三年多的□□来临,村里可是要饿死不少人的。
这个时代粮食的生产量尽管比贾赦自己世界的高,但也高不到哪里去,农民想要吃饱饭那也是不可能的。
原主死的时候,夏国这边才改革开放不不久,一切都还处在欣欣向荣的状态,地里产量高点也还没有解决全国人温饱的程度。
原主活到五十多岁就早早的去世了,可看不到夏国后来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实现了全国人民温饱的景象,自然也就不知道后世太多事情了。
等□□来临的时候,陕北这边情况还是非常严重的,本来就长年干旱缺水了,再来一个□□,饿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贾赦来这边也有好几年了,村里村外的人都是非常熟悉的面孔,自然不想看到村民们被饿死的。
黄山村的村长年纪跟原主差不多,都是四十多岁,同时也是李家村这边族人的族长,在村里的威信还是不错的。
贾赦去找到村长,说了一下自己的忧虑以后,村长李三山有点不敢相信的看着贾赦说道:
“二柱,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外面不是一直在说南方那边粮食亩产好几千斤嘛,那么多粮食他们肯定吃不完,支援一下我们应该问题不大吧?”
李三山作为村长,见识不算多,平常去大队那边开会的时候,听到大队长和大队书记他们这么说,也就信了,可没有想那么多。
作为跟原主同一辈差不多大的人,原主的辈分其实跟村长差不多,差不多从小一起长大,跟村长说话的时候,直来直往不需要顾虑那么多。
“先不管这个传言是不是真的,即使其他地方真的亩产几千斤,但全国这么多人,都是要吃饭的,国家调度粮食的时候,也不一定能够顾得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