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琈带着疑惑来到薛姨妈房里,宝琴去陪湘云了,屋内便只有宝钗和妙玉。
三人互相见过,妙玉开门见山道:“今日请宝钗找你来,是有事相求。”
“不知姑娘有何事?”
“我想请三爷带我去林府。”妙玉笑道,“我听闻黛玉要开书院,想同她自荐,但她与宝玉订亲后搬回了家,我实在不知如何见她。”
“这有何难。”贾琈恍然道,“我今日正要去林府,姑娘若有空,随我一起去就是。”
妙玉听了,起身道:“烦劳三爷稍等片刻,我安排完日课就来。”
“姑娘请便。”
妙玉走后,贾琈歪在炕上喝茶,劝宝钗道:“姐姐也去换身衣服,整日在家里闷着干什么,出门透透气。”
宝钗摇摇头:“哥哥整日不着家,我再不守着若妈有事找怎么办?”
“我把引鹤留在这,有事让莺儿叫他去找我们就是。”贾琈歪缠道,“姐姐也许久没见林妹妹了,不想看看她?”
宝钗受不住他纠缠,又确实想念黛玉,遂应下了。
不多时,妙玉安排完事务回来,几人上了马车,贾琈留下引鹤听莺儿吩咐,骑了马跟在车旁往林府去。
才到门前,就见林管家在门口候着。
贾琈还未下马,林管家就迎上来,见有马车,猜到是女眷,忙让人去预备轿子,又上前要牵马:“三爷可来了,姑娘大清早就催我来等着。”
“有事耽搁了一会,您让个小子等就行了,怎么还亲自来?”贾琈忙下马,让小厮牵去林府马房。
林管家笑吟吟道:“姑娘盼了一夜,早上就派人问了几次,我亲自来看着,她才放心些。”
说着,轿子也来了,妙玉同宝钗乘上轿子进了内院。
贾琈不便进去,随林管家去外书房等候。
林管家谢贾琈道:“老朽要多谢三爷为姑娘操心。”
“黛玉如我亲妹妹一般,我做的也是些小事,当不得谢。”贾琈笑道,“且这事是我先斩后奏,这几日生怕姑父生气,都不敢上门。”
“三爷做这事也是为了姑娘考虑,老爷怎会生气?若不是今日要当值,老爷定要当面感谢。”林管家笑着让人上茶,又拿出一叠银票道,“这是老爷给三爷的订婚礼。”
贾琈见了,忙摆手拒绝:“当时姑父就给了不少东西,我现在怎么能再要。”
“之前是林家给子侄的,现在是老爷给您的,不一样。”
见贾琈执意不要,林管家叹道,“老爷一直在忧心自己百年后姑娘要怎么办,没有我和老爷,她一个弱女子守不住那么大的家产,小姐又体弱心善,老爷怕她受委屈,选了天性单纯又有兄长的宝二爷。”
说着,又笑道:“但是虽定了宝二爷,老爷和我也放不下心。三爷这事要是放在以前,老爷定要拦着姑娘,不然外人那些流言蜚语姑娘怎么受得了?但进京后见了永昌公主这个例子,老爷也看开了,他同我不可能一辈子守着姑娘,宝二爷也不像是能扛起大任的,有一国公主在前顶着,教书育人也是一项功德,说不得真是姑娘日后的倚仗。”
他说得这般真情实意,贾琈不好推脱,再加上试验锅炉时总是爆炸,虽他一直盯着没出大事,但消耗的材料都太贵了,所以厚着脸皮收下:“我沾林妹妹的光收了不少大礼。”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黛玉那边得知贾琈到了,带着丫鬟迎了出来:“三哥哥来得也太晚了。”
见了宝钗和妙玉,喜道:“你们怎么来了?”
“我有事求你,托宝钗和琈三爷带我出来。”妙玉笑道。
“什么事还能让你说‘求’这个字?”黛玉边说边拉着二人进了屋。
刚坐下,妙玉便开门见山道:“我听湘云说你要开书院,特来自荐。”
“你愿来?”黛玉惊喜道,“先前我们就想过请你做女夫子,但学生大都是农家养不起卖了的女孩子,怕你不想来。”
“我以前也不理解你为何要教那些小丫鬟读书识字,她们学了也是用来记账,且大部分人读了书也整日斗来斗去,没得玷污了书籍。”妙玉自嘲道,“但这次的事后,我发现有些平日自持身份的主子还不如院里扫地的丫鬟沉得住气,尤其是随你读过书的那些,又沉稳又机灵,且很是有情有义。”
见黛玉惊讶地看着自己,笑道:“我现在还是觉得那些市井的人不懂高雅,不过我想亲自教导,看看俗人生出的孩子能不能也高雅起来。”
宝钗二人听了这话,只道果然还是那个妙玉。
“你想来也行,但得先说好了。”黛玉笑道,“以后若有不快不满的,得先同我说,可不能在我的学生面前摆出一副看不起她们的姿态。”
“你还没见过呢,就护上了。”妙玉道,“你放心,我还没到欺负小孩子的地步。”
“我可是院长,就算还没见,她们也是我的学生。”黛玉骄傲说着,又邀请二人一同去书院。
宝钗妙玉欣然应邀,三人结伴出来,叫上贾琈一同去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