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当天,魏许收到齐砚的邮件回复。
齐砚告知她,美术馆展览的事情正式告一段落后她可正式离职,介于那天晚上李望知再次发来的短信,提议合影的事情魏许也如实转告,齐砚也做出了相应的答复。
他被安排到北市参加讲座,无暇参加。
收了手机,她打车到市中心门口,两个人约在公园门口见面。杭城因为元宵节的到来,街道上的景观都变得火红起来。
一路上张灯结彩,发出嫩芽的树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红灯笼,人们都不约而同的抬起头,看着那亮光闪闪被赋予喜气的灯笼。
抬眼的每一瞬间,都像是在憧憬无数美好遥远的未来,远处投放屏放着喜气洋洋的祝福语,穿过人潮时掠过的一张张面容,尽是祥和温馨、和蔼可亲的画面。
刚刚下车,程姚说自己已经到了。
彼时的公园外已经人满为患,魏许在攒动的人头里找到了她,两人许久未见,东扯西聊:“没有想到今天的热闹程度堪比大妈清晨买菜现场。”
“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出于安全因素考虑,公园门口安排了警卫人员。两人一起购票进入公园后,惊觉这一次杭城举办的元宵节活动比往年都盛大。
放眼望去,一簇簇火树银花盎然于眼前,人群缓缓流动在此消彼长急的呼吸声里,遥远又亲密。
公园门口内的人型玩偶在入口处分发甜食,圆圆的脑袋上顶着两颗肉乎乎的汤圆,服装吸晴,小孩乐此不彼的围绕在他们身边,发出银铃般清脆的笑声。
程姚也往前凑了个热闹,拉着魏许走到旁边,双手拍了拍玩偶的肩膀,伸出手讨零食,在他们手里领过甜食后,再一把塞进了魏许的手里,“给你。”
魏许看着手里被挤满同一个包装的干汤圆,塞进了口袋。
在来之前,程姚是下了要拿到奖品的决心,逛公园途中一直疯狂给魏许安利各种灯谜,趁程姚滔滔不绝之际,魏许又拿出两个偷偷塞进了程姚的衣服口袋。
程姚一门心思想着前面猜灯谜的地方,人群稍有流动,她就拉着魏许的胳膊往前走。
猜灯谜的地点设在了假山的亭子上,一路沿着人工湖走,正中央的喷泉在湖中央起舞,水波泛起层层涟漪,一排排彩灯交相辉印,湖面上时有小巧的灯笼船驶过。
为了防止小孩落水,湖面的栅栏旁每隔十米就安排一位警卫人员,荧黄色的安全服笔挺的穿在身上。
猜灯谜的灯笼挂在了小山上的凉亭里,模样精致小巧,模仿动物的体态在灯光的辉映下活灵活现。
中间那一块区域的灯笼已经都被猜完了,许多人领着灯笼和奖品往下走,程姚上来的路上见人手里拿着的奖品都不一样,情绪更是高涨了几分。
她拉着魏许的胳膊,火速往前冲,“许许,我们去猜那边的!”
程姚指向的方向,区域面前聚集的人也不少。环顾四周,猜灯谜的地方似乎就是人流聚集的中心点,顺着人和人之间的缝隙挤进了区域中心,程姚拉着一个红色灯笼下的纸条仔细的看,所有乌龟穿龙袍?
“这个答案是皇帝的新装?”
程姚迟疑的看着魏许,又看了看旁边的灯谜,元宵节前后,打一现代小说。
元宵灯火已阑珊,打一谦辞礼貌用语。
程姚:“???”
她瞬间觉得这几天狂补的灯谜大全白看了,怎么这几个的灯谜都超出了自己的补课范围?
看着程姚在纸条面前暗暗咬牙的劲儿,魏许扯下了程姚拉过的三条带子,照顺序回答,满城尽是黄金甲,二月,望多关照。
“这么强?”
程姚有些不可思议,她可是注意到了在安利灯谜的路上,魏许一脸兴致缺缺。
魏许笑了笑,拿出手机在她面前明晃晃的摆着:“替你百度。”
“不是要领奖品?三个足够了。”
说完,推搡着程姚往外走。
魏许有些呼吸不上来,聚集起来的人群像湍急的瀑布,密而紧,人和人之间摩肩接踵,周围的呼吸声越发清晰,绵长又粗犷。
皱了皱眉头,想加快脚步却又碍于怕与身边人的碰撞。直到走到空旷处,才觉得松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呼吸,回头看落在身后的程姚。
程姚艰难的从人群中走出,拍了拍胸脯,小喘着气走到魏许旁边,指了指入口处的奖品领取中心,扬了扬手中的三条纸带。
风一吹,纸带也绕过手腕微微扬起。在领奖中心登记后,程姚抽中了三个实用派的物品,平常家居也能用得到。
魏许帮程姚拿过手里的一个物件。
临走前,还从工作人员手中领过一个小灯笼,橘黄的灯光落地点在地上一直摇晃,像一簇小火苗的倒影在默默燃烧。
晃了晃眼,魏许走快了几步。
前面有小孩子的声音,奶奶糯糯的央求着带他来的父母:“那边还有美食街,我想去吃。”
看着小孩子指的方向,魏许也顺道抬眼看了过去。
看来这次元宵节举办的活动比往年丰富很多,不仅有晚会表演,还多设置了一条美食街,里面包含各种流行的网红小吃,几乎是第一眼,魏许就在广场上看到了“海棠糕”的字样。
“去看看?”
看到魏许的神情,程姚拉着她往前走。
广场上每个摊位直接间隔十米,和其它摊位的生意相比,独独海棠糕摊位的人络绎不绝,魏许也跟在人群后面排起了队伍。
隔着老远,还是闻到了空气中飘来焦糖的味道,香甜又可口。
为了节省时间,程姚排在了另一边的队伍。
摊主是一对夫妇,两个人互相配合,海棠糕出产的速度很快,很多来买的人都是五个起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前面晃动的人头在不断减少。
魏许排的那一边更快,轮到魏许的时候,看了眼摊位上张贴的二维码,低声问道:“老板,你这个怎么卖?”
“十块钱三个,可以和梅花糕拼。”
“那我来四个海棠糕和两个梅花糕。”
拿出手机扫码付款后,站在一旁看起制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