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面对一群年轻的中医本科生、研究生,她没有讲古籍,也没有讲经典方剂,而是打开手机,演示她自己的体质档案记录。
“这就是我的身体日志,”苏静笑着说,“我不只是医生,也是自己身体的记录者。”
屏幕上,她过去三个月的体质曲线一目了然——
4月初,气虚夹湿,因加班过多;
5月中旬,阴阳平和,因调养得当;
6月初,湿热渐盛,因天气闷热加饮食不慎。
“体质,是活的;”
“医案,也应该是活的;”
“我们记录的,不只是身体,还有身体和生活的关系。”
台下的年轻学生们,第一次感受到,中医体质,不是晦涩难懂的玄学,而是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命日记。
“你们未来或许会成为医生,但请记住,真正的医生,永远不是只看病,而是看人。”苏静最后说道。
高峰论坛归来后的那个周末,顾然和苏静再一次站在了和衡堂的门口。
他们并肩走进院子,看着那面“患者故事墙”,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顾然,体质记录更新:
“近期生活节奏较快,但情绪稳定,体质保持平和,阶段总结:身边环境和陪伴者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药物。”
苏静微微一愣,抬头看他:“你还把自己写上去了?”
“每个人的身体故事,都值得被记录,”顾然轻声说,“包括我。”
苏静轻笑:“那你的‘陪伴者’,要长期负责吗?”
顾然点点头,声音低沉而坚定:“长期负责,一生有效。”
院中的风轻轻吹过,秦老坐在廊下,笑眯眯地看着他们,没有说话。
茶香袅袅,树影斑驳,这一刻,医学与人生,数据与情感,都汇成他们并肩前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