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梁祝之回归 > 第49章 49今生-权利的反扑

第49章 49今生-权利的反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一战,以桓秋一方的失败告终,朝堂之上,马文才的势力似乎占据了上风。

旬月后,未央宫再次因盐铁之争陷入漩涡。盐铁专卖事关国家财政命脉,也是桓氏家族的重要根基。

礼部尚书谢安捧着《盐铁专营新策》上殿,象牙笏板映着龙纹藻井的金光:"《盐铁论》有云'山海之利,广泽之畜,天下之藏也'。今桓氏世袭盐铁之权,虽有赋税之贡,然《孟子》言'有恒产者有恒心',百姓不得参与其利,终非长治久安之道。"

桓晓出列时,玄色披风扫过丹陛,腰间桓氏朱雀纹玉佩撞出清越声响。谢氏的动作,早就安排人盯着了,因此早有准备。他展开账簿,密密麻麻的数字间夹着百姓按满手印的请愿书:"谢尚书谬矣!桓氏经营盐铁百载,恪守《周礼》'平市'之规,定价三倍于成本,从未逾矩。若骤然改制,必致私盐横行。此诚《韩非子》所言'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之险。"

这场辩论持续四月有余。市井间突然流传起"桓氏盐场苦,灶户泪汪汪"的歌谣,茶肆书案上出现匿名撰写的《盐铁弊政论》,将矛头直指桓氏。当马文才最终在新策上钤印时,司礼监的黄历显示,当日宜"纳财、开市",忌"动土、移徙"。新政策实施后,桓氏在盐铁行业的利益受到极大削弱,这场与谢氏家族的争斗,桓氏再次以失败告终。

这两场争斗的失利,让桓秋一方损失惨重。

未央宫更漏声里,马文才的龙靴碾过青砖积雪。他摩挲着腰间新换的螭纹玉佩,目光扫过坤宁宫方向——那里的灯火比往日暗了三分,唯有禹宁读书的文渊阁依旧亮着。

与此同时,坤宁宫内,桓秋将舆图重新展开,朱砂标记的江州、荆州等地,被细线连成新的网络。烛泪滴在"盐铁"二字上,凝成暗红的痂,正如她心中未愈的伤口。但她的眼神依旧冷静,手指轻轻划过地图上的各个据点,谋划着下一场反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