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传说总是比真相更丰富多彩。
我们从传说讲起。
那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若要灭其国,必先去其史。建筑也是如此。
随着炮火洞开的国门,不仅迎来了大批军事上的入侵者,还有文化上的。
因为国家的落后,人们便有一种矫枉过正的心态,认为外来的什么都是好的,旧的什么都是坏的。好的需要学习,坏的都需要摒弃。
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建筑瑰宝,多数毁于战火。
于是,为了挽留这些上千年智慧的结晶,凝固的历史。不少建筑大家,前仆后继,英勇无畏地斗争着。
裴湛,是其中之一。
全国各地的古建筑,都留下过他的脚印,但是他独独偏爱洗州的灵彩寺,每年都要去一趟。
其实早先没有什么大问题。他的名气不大,但是随着他研究的深入,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人一旦出了名,就有很多麻烦事。
于是,洗州灵彩寺成了要点。
裴湛本人英俊潇洒,好似芝兰玉树。
就有人说,每隔一段时间,历史上便会出一个裴姓的建筑大师。
怕是他祖上是建筑世家。
还有更为离谱的,因为他容颜常年不改,有人猜测他可能是长生不老。
而他能长生,秘密就在偏远的灵彩寺里。
听到这里,楼见语笑了一下,“哪有人能长生不老。”
小师傅却不以为意,“大堇皇帝当年可是派了好些人去寻长生药。我觉得有可能真的有。”
楼见语笑而不语,催促他继续讲。
后面简单了,别有用心的人怎么会放弃这个想法,后来就想掘地灵彩寺。
再后来,人们发现裴湛死在了文殊殿。
人既然死了,谣言不攻自破,灵彩寺免于一劫。
可是,当时坊间还留着一种说法,裴湛本是可以长生的,只是选择了死去。
听完这个故事,楼见语觉得疑窦重重,但是她都没管,似乎想到了什么,她追问小和尚,“那些裴姓建筑大师,都在哪几个朝代?”
小师傅挠挠头,说只记得有堇朝,魏朝,再就是宣国那位,最近也出了一个裴姓的建筑家。
楼见语点点头,这与她查到的资料不谋而合,而且最近的确出了一名叫做裴入声的建筑师,只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没有人能找得到他。他的作品别具一格,西方的手法,中国的灵魂,跟一味奉西方杂志上新建筑为圭臬的建筑大有不同。
楼见语讶然于小师傅连这个都知道。
小师傅却笑了笑,“本来是个秘密,”他双手合十,念声阿弥陀佛,继续说,“一年前,有位裴姓施主来上香,我也偶尔去山下,他们说他是位建筑师。还有人传,他就是裴湛的后代。”
楼见语有些焦急地问:“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吗?微信?”
小师傅歉意地笑了笑,“我没有微信。”
希望落空,她眼里的光一寸寸暗下来,又是一趟无功而返。
她站起身,因为跪坐太久,腿有些麻,身子晃了一晃,她扶住了身旁的一根木柱。
一声低沉的,苍老的呼吸声传入她耳中,如同傍晚远山的松涛阵阵,又如千年古井,被一石惊起波澜,发出微不可查的回响。
楼见语的眼泪就这么留了下来。
“施主,你怎么哭了?”
“没事。”她只是任凭眼泪刷刷直流,脸上却带着笑。
楼见语从小到大,只因为一种情况流泪,那就是她碰到了那个人的建筑。能听到建筑的呼吸,则是她与那栋建筑有所牵连。
那个人是谁,她也不知道,但是答案或许就在这位裴姓建筑师身上。
也许是因为有了希望,她又不死心,问了一遍,“小师傅,你没有这位裴施主,别的消息了吗?”
小师傅想了想,说“听村里人说,他似乎会在山下村子里会住一段时间,说是采什么风。你不如去山下找找,兴许他还在。”
楼见语向小师傅道了谢,“小师傅法号?”
小师傅道,“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