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点点把落胎的药材凑齐,只要熬好一碗下去,就解决了的时候,她没有去熬。
让人去熬,没有管,熬好了之后。
“夫人,药熬好了,老奴端来了。”李嬷嬷端着药走近,一边小心看着还一边吹了吹着,药上冒着热气,浓浓的药味散发开来,散布了整个屋子,就算窗子打开着,也很浓。
顾柔看了看她。
“夫人。”李嬷嬷又一声。
此刻玉珠她们在外面守着,夫人一个人看着医书。
顾柔看向她手中的碗:“药熬好了。”她想过喝了药后怎么装成人不舒服,把落胎的事含糊过去。
只是闻着药味,不知是药味太浓还是颜色太黑她现在闻不下突然有些想吐,喉间也不舒服,心里更是难受。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是落胎药才导致这样!
还是真的想吐?
“夫人,老奴都是照着你说的熬的,你看看?”李嬷嬷接着又说起来,见夫人只看着药不动,不知道想什么,明明是她让她熬了药端过来。
顾柔见状伸出手端了过来,端到面前低头闻了闻再看了下,心里那种想呕的感觉更甚,想冲出去缓一下的冲动也越来越明显。
“夫人?”李嬷嬷见着。
顾柔一个没说,她强忍了,盯着片刻让李嬷嬷下去,她要好好看药如何了。
“好。”李嬷嬷一个好,退了下去。
顾柔把药放到嘴边想这样直接喝下去,就这样落胎,但最后还是没有,最终闻了很久,放下了手边的碗。
半天后,李嬷嬷进来一眼看到一边放着的药碗,碗里的药汁没有少还是那么多,她:“夫人你看过了不用再看了?”
“看过了。”顾柔朝着她点头,什么都没有说,让她端下去。
“夫人看过药配得没错吧?”李嬷嬷也没多想,上前把凉了的药端了。
“没错。”顾柔两个字落下,看了看,心想再等一天吧。
“夫人进步好快。”李嬷嬷张嘴想说什么,没有,下去了。
顾柔又盯着。
入睡前,李嬷嬷服侍她净面,忽的:“夫人,对了,你来时说到庄子上派人接那边的夫人过来。”
顾柔闻言才想到,来到庄子上,知道自己有身子,她满腹的心思都在上面,别的什么都想不到了,也顾不上,此时听到李嬷嬷她说才想起来。
“我是说过。”
“那要明日去接吗?”都过去两日了,李嬷嬷想着道。
“明天先不了,这几天我在学医术看医书什么的,过了再接娘到庄子上吧。”到时候再说,顾柔决定再等下,自己如今不方便,娘接到庄子上,人一多,更容易叫人发现。
之前提的时候她也没想到会这样。
“是。”李嬷嬷点头:“就是夫人来庄子上几天了,府里要是派人过来。”
“我说了多呆一下。”顾柔道。
李嬷嬷轻应。
第二天,大半天过去。
顾柔翻完了手上的医书,老大夫送来的找的医术也都翻了下,研究完药,她依然没有喝药。
“夫人不要一直看,这样下去眼晴受不了。”李嬷嬷端了一碗汤进来,玉珠两人:“对。”
“好,不看了。”顾柔说了不看了,接过汤,汤是老大夫开的,她喝了,望出去,外面晴了几日,今日午间一过下雨了。
雨不大,让人想到春雨润如油几个字,淅淅沥沥,一下一下,慢慢沐湿大地,却不方便出门。
她也和李嬷嬷她们说了暂不接娘来了。
李嬷嬷她们想问。
她没再说。
顾柔思索着自己不喝药,雨停了是写信还是亲自回去回去府里提和离?写信的话她怕写不清楚,到时候不好办,要是发生什么也不知道,亲自回府的话,可以亲自和那个男人说,和谢斐
说清楚,和离也好一点,快一点。
和离了她再回庄子上,到时候再接娘过来?
想罢,外面的雨大了些,到了傍晚,雨没有小越发的大,她走出去,打着伞走了走,望了望雨下看不清的天空。
不知道多久,庄子外面似有什么事?传来了声音,她看李嬷嬷她们。
李嬷嬷她们也不知道,想问,没有看到人,打着伞出去看了看,回来。
顾柔已经回到屋子里面写着药方,听到夫人两个字,抬头望向她们:“怎么了?”
李嬷嬷走过来压了一下声音:“夫人,外头来了人,过来避下雨。“
“嗯?”过来避雨,这个时候?天要黑了是谁?这样的天气,顾柔再一声,看着她们。
李嬷嬷:“是从山上打猎下来的,不知道是哪家的,看起来不是一般人,随从不少,不过这个天还上山,不知道进了多深这会才下来,弄得只能来避雨,而我们庄子上离山这边算起来最近,过来避下雨。”
顾柔:“哦。”懂了,她这庄子当时亦是由于离山近离京城远便宜才买下来。
玉珠她们没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