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他接触了很久,比卫国公府世子人品好太多,是个靠得住,老实本份的,长得也不差,学问更是好。
家世虽然比不上卫国公府,也是书香门第出身,明年还会参加科举,中了就会入朝为官,很适合她。
问她要不要见一见,看一看,要是想见,到时候他回京城,就带着一起回来。
见了面,若喜欢就定下来。
若不喜欢就先放到一边,她也不用急,好不容易才和离了,多看看,而且除了他这个同窗,他还有别的人选,保证有一个让她满意!
顾柔看完,拿着信,一时不知道回什么,最后写了很多才写完。
清楚表明她暂时不想再嫁,也不想见谁。
同时谢过大哥,让他不要把人带回京城,有什么再说,让大哥不要再麻烦再找,才送去。“
“大公子。”李嬷嬷并不知道大公子又和姑娘写了什么让姑娘看了这么久,看姑娘看完写了好一会才写好,唤了声。
顾柔看李嬷嬷:“大哥太操心了,操心得不行。”
“大公子也是念着姑娘。”李嬷嬷还是不知道大公子写了什么,望着姑娘,猜大公子写的是什么。
玉珠猜到一点。
顾柔扫了她一眼,等到书铺的话本出结果就要安排离开庄子,离开京城附近了,至于去哪里,可以回老家,老家那边是没什么亲人,但一二个还是有,这样家里放心。
之前她没急是刚和离,加上三个月内不容易让人看出来,一时半会不会有人知道,只要在三个月内离开就好。
但再等等她的月事要是还不来的话。
“姑娘。”玉珠出声,李嬷嬷也看她。
顾柔让李嬷嬷找人,后天去京城书铺问问,看话本卖得如何,有没有人买,要是卖了回来告诉她,要是没有也说一声。
李嬷嬷应了一声是:“肯定有人买。”
玉珠跟着颔首。
“后天就知道了。”顾柔心中记着时间,过了多久,事后,她想什么时候告诉身边的几人,把自己有孕的事告诉她们。
之前没说是不能说,现在?她之后不管是回老家也好怎么也好,不可能一个人,身边总要带人,带得再少还是要带,她们总会知道!
她要生下来更需要人,一切都在她的脑中安排着。
等到后天知道了话本的事,准备好了离开,离开庄子的时候再和她们说吧!
先和身边几个服侍的人说就是,像李嬷嬷,玉珠玉琴,她们是她最亲近的人,一直服侍她,服侍得好,忠心,有她们照顾,路上也安全。
别的人先缓一步,不要,等一等再说,到时候再说。
可能是定下了日子,下午次日没做什么就过去了,后天一早,李嬷嬷找的人出了庄子去了京城。
李嬷嬷知道回来说了声。
顾柔点头,写第二本话本,同时看话本。
话本买回来,她看了不少了,不过没有看的还是要多些,翻看着,记着,对比着,回忆着看过的,想着。
许是这样,许是写第二本想写得更好,不想和第一本一样随便,她写得极慢。
写一写看一看的。
玉珠她们还有李嬷嬷都看得......
一会。
“姑娘,用点汤。”李嬷嬷看厨房那边人送来汤,出去接了进来递给姑娘,还有干果,果子都很好,是夫人送来的,放在盘子里面,姑娘要多吃些。
“知道。”顾柔一听一看,再写了几个字放下笔,喝了汤,果子她吃了个,想到娘,娘给她买的首饰从回来她都戴在头上,一天一天的换着戴。
“夫人挑的首饰。”李嬷嬷看了,当时她没有跟着去,顾柔没有说话。
“新鲜的水果。”李嬷嬷再问。
顾柔应。
李嬷嬷出去找了人,庄子上的到如今,没有人再提姑娘和离,都闭上了嘴,也跟着叫姑娘,她去让人取了水果,切好了,端回去,端到姑娘的面前。
顾柔自己用手拿了一小块,吃一小块,写一点。
下午,她休息,不写了,肚子那里坐久了也不是很好,站着也是,她上午吃得多,午后多是喝水,喝了半杯。
去京城书铺的人回来,李嬷嬷赶紧出去,去见回来的人,玉珠玉琴两人没动。
顾柔望着外面。
“姑娘,马上就。”玉珠玉琴两人对上一眼。
顾柔回神,对上她们的目光,听着动静,李嬷嬷去了一下,带着一个人回来,她进来:“姑娘,有结果。”有结果了。
顾柔看她,看门外候着守着的人,是去的人。
“姑娘我们的人去了京城,去了书铺后,问了,你送去的话本有人问,也有人买,只是买的还不多。”李嬷嬷说到后来声音轻了下。
“有人买?”顾柔只问,玉珠玉琴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