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算,更确切,顾姑娘和奴想的一样。”公公开口,陆琰没有让他说下去。
“太子殿下有子嗣了。”公公在老大夫那里确定了顾姑娘怀殿下子嗣的可能性。
陆琰不知道。
“殿下不能这样,不能不做什么?”太子殿下的子嗣就是未来的皇长孙,别的皇子生下皇孙要么没了夭折了,要么是郡主。
也是这样皇上着急担心,要是陛下知道会多高兴,皇上一直惦记着,担心着,殿下的难处也一下解决了!
“顾姑娘还写了话本。”同时公公还发现了一件事,算是无意中发觉的,顾姑娘私下写话本让人卖,他把这事也说了。
陆琰挑了一下眉头:“话本?她写话本?”什么话本?
“就是一般话本,卖得不错,奴问过了。”公公开口,当时他就让人打听了。
陆琰吩咐他去买两本看下。
公公说他买了,直接伸手从怀里摸出来,递给了太子殿下,陆琰接过,翻了一眼,就是话本。
公公说外面多少人喜欢,觉得有新意,写得很好,都不知道是顾姑娘写的,顾姑娘可能也不想有人知道。
顾姑娘竟有这才能,让他想都想不到!
陆琰一样,对她有了又不一样的了解,刮目相看!
*
离京城很远的县城,顾柔还不知道,她在没事的时候继续写着话本,京城那边送了信过来。
她写的第二本话本喜欢的人也不少,和第一本一样,或者说比第一本还受欢迎。
其余时间看医书,休息,养胎,养花种草,练字。
有时候也绣点东西,玉珠她们一起,肚子里的孩子出生后需要,她想亲自做点什么。
这时,李嬷嬷从外面进来,手中端着吃的:“姑娘。”
顾柔看着她,李嬷嬷端在手中的是刚才做好的好吃的,是这里才有的点心,她让姑娘尝一下,放下手中的碗放到姑娘面前。
顾柔尝了尝。
“这个县里出名的点心。”李嬷嬷道,味道可以,顾柔让玉珠她们也吃。
一起吃了几块,喝了喝水。
李嬷嬷提到隔壁的人,刚才又拦着她打听了,打听他们是谁,什么身份,哪里来的人,说听口音像是京城来的,怎么来这里,明明她们早就说过!
顾柔听了让她不用在意。
“还有,另一边的读书人更是问起姑娘。”李嬷嬷说到这停了一下,姑娘刚来这里,刚盘下这里的宅子,入住的时候见到了那位读书人一次。
那位读书人就迷住了,被姑娘迷住了。
顾柔对此只有一个嗯。
玉珠她们看着李嬷嬷。
“对方很是想知道姑娘的情况,问姑娘在做什么?怎么不见人,没有出来!”姑娘怎么可能随便出门,出现在人前,他以为他是谁?
李嬷嬷也没有多说,她家姑娘再是如何,也不是一个小地方,小县城的读书人能配得上的,何况听说就是一个秀才,举人还没有考,来年能不能考中还不知道。
姑娘现在住在这里,只是现在!
顾柔也让她不要多说,不过是旁人的好奇。
“那可不是好奇!”不止是好奇了,她的姑娘就是好,和离了也有人喜欢,也是个有眼光的,李嬷嬷心中想了想。
又过去几天。
李嬷嬷再次在外面碰到那个读书人,送了吃食过来,醉翁之间不在酒,她当然是不收,不要。
顾柔让她少接触 。
“老奴知道明白。”姑娘肚子又大了点,京城送来了银子。
顾柔算了算,李嬷嬷她们也数了数,还是不少,顾柔赏了一些给玉珠还有李嬷嬷,感谢她们照顾。
李嬷嬷她们也都收下,都高兴。
在这里的生活,随着时间过去,打探的少了,就是还是有些人乱说。
世人就是这般。
议论姑娘可能是被人休了,说姑娘是逃来的,还有的说姑娘是被别人养在外面的外室什么的,什么正室容不下,才住在这里,很不好听。
想让这些人不要乱说也不行,明明都说了姑娘是家里当家的没有了,家里被亲戚占了,娘家没有了,只好出来找个地方住下来。
顾柔:“......”一个人带着人在外面总会惹来人的猜测,好在这些人不敢当面说,她也想过一路不停留,不定居下来,可是身体不允许。
“老奴不喜欢这些人的话!”李嬷嬷出声。
没有人喜欢!顾柔也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