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是何人留下的字迹,但京城王家,出了礼部尚书府,他想不到其他人。
在书房思索了一夜,他还是决定冒险往京城写了一封求助信。
若是那边能够相助他们这一次,日后几人还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甚至与京中大族有了牵扯,若是不成,对他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他寄去的书信估计再有一日便可到达,不知那边究竟作何想法。
***
京城,右相府书房内,卓相拿着凌河来的书信细细看了起来。
阳光透过窗牖投射在房内,照亮了一方角落,却照不进右相的眼中。
两次赈灾一事都让那两个丫头占了不少便宜,如今朝堂上下只要有反对公主的声音都会有人站出来反驳。
也是前不久他才想明白,周大人与皇帝、公主那就是沆瀣一气,当着他们一众的人面唱戏。
只要有人极力反驳一件众人都不愿意的事,那谁有会在皇帝面前做这个出头鸟呢?
果然,没有人在周大人反驳得最厉害时多说一句,包括他。结果就是真让那两个他们看不上的女子做出了政绩,甚至越做越好。
倒也不是他会害怕两个不太成气候的黄毛丫头,只是他花了半生才稳定的朝堂的局势,不能有丁点儿变动。
“这次卓然做得不错。”卓相拿着手中的信点燃,颇为满意道。
现在只需他微微出手帮助那些被秦颐一等人“迫害”的地主豪绅一把,他们或许就可以将事情做得很好。
况且,这件事,是他们求王家所办,跟他们毫无关系。
“那二公子那边是否需要盯着那几人的动静?”侍卫躬身问。
“不必,他们常常见面,只要有大动作必定瞒不住他。告诉二公子,本相会调集凌河周边人手帮助那几个豪绅,必要时刻,他可出手相助,但切记不可暴露身份。”
“对了,顺便告诉二公子,与王家的婚事暂且再等等。”
毕竟这一次想要加害的不是一般人,若是真的成功,那王家的下场怕是不会太好,能不与他们有明面上的牵扯是最好不过。
“是。”
***
凌河,夜朗星稀,渐渐入冬的凌河天气渐凉。
卓然看着桌上加急而来的书信,对于父亲的夸赞心中比没有太大的波动,只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像是被人紧紧勒住的颈子总算解开一般。
他不喜王家五姑娘,那便不会娶。只可惜,想要与和顺公主一道去荆州的事被断然拒绝,否则,如今他或许已经获得美人芳心了。
同样收到京城来信的除了卓然还有另一边的杨员外。
杨府明亮的书房内,他看着信上惊天骇地的内容,还没来得及为搭上京城的人欣喜,便被吓得久久回不过神。
但他也知晓,若是不按照信中所写那般行事,自己不仅人财两空,甚至彻底得罪王家。
杨员外在书房整整做了一宿,熬得眼底血丝遍布,眼下青黑,还是决定冒险一试。
成了他们日后的荣华富贵只会更上一层楼,输了,那还有王家做后盾,总归不会比现在的结果差到哪里去。
想通这一点,他将手中的信纸折了又折,仔细收到怀中,随意理了理衣衫便驾了马向其余两家而去。
林府书房。
林、张二人在看完杨员外给的信后,手抖得不行。
张员外抖着手喝了一口茶压惊,开口道:“真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那可是当朝公主啊。
“民不与官斗,以你我几人之力连县令都无法奈何,更何况是堂堂公主殿下,老话说‘富贵险中求’,这一次或许就是你我翻身的机会。”杨员外游说道。
若是乖乖接受官府的安排,他杨家无疑是受害最多的,若是不接受官府的安排,他们自寻出路,那受益的是他们三家,这个道理他们不会不懂。
“我,我不参与,我林家不参与……”林员外摇着头,颤抖着嘴唇说。
他们也就是在这凌河县作威作福罢了,真的惹到天家贵人头上,就是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
“哼,你我早就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若是我们成了,我杨府不会放过你,若是我们输了,你以为你能够独善其身吗?”杨员外冷声道,极其看不上他这副畏畏缩缩的模样,怪不得林家越发没落。
“而且,王家已然答应,会帮人暗中帮助你我成事,你我只需提供一个最为合适,最不容易引起他人怀疑的法子便可。”
说完,他看向一直沉默的张员外,只见他一口喝完杯里的茶汤,“砰”一声,杯底与桌面发出剧烈声响,他咬着牙道:“好,那就堵这一回。”
林员外看了看决绝的两人,终究是没有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