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楼流出,最后被那些文人知晓,然后闹得沸沸扬扬。
这个时候他在做什么呢?
在朝堂上想着法子对秦颐一、秦颐甄施压,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将这两人彻底踩死,让其再难翻身,又计划着之后如何整垮王家。
好得很,又一次被两个丫头摆了一道。
卓相气得冷笑,如今自己若是再继续利用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学子闹事,怕是秦颐一等人也会利用那些心思浮动的女子来抵抗。
为今之计,只能看永安帝那边是如何作想了。
不过就永安帝那种窝囊模样,若是见到那样的书信怕是心中好不容易动摇的想法又会随之变化。
“既然查不出源头就给我将那些东西毁了,万万不能让那些东西流到陛下面前知道吗?”他厉声道。
那属下领命而去,却在无人处面露难色。
虽然这些东西扩散的范围不算大,但文人之间相互传阅的东西,又能够隐瞒到什么地步呢?
这个道理,想必相爷也是知晓的,安排他们如此行事,不过是图一个心安罢了。
的确,大齐虽不像是历史上的朝代那般重文轻武,但文人无论在何时都备受尊崇。
那些大肆褒扬女子的文章初初现世,朝中便有人知晓。
只是碍于如今的帝王以及丞相等人对于公主都是那般视若无睹的态度,这样的文章他们自是不敢声张。
当然这样的人也不过是京城的一众边缘小官,至于能够接触到政治权利中心的人,都被这段时日公主与丞相、尚书的斗法所牵扯,即便是想要中立,也不得安生,自是没有精力去管什么文章不文章的。
直到他们发觉此事时,这些东西早已被广泛传阅,至少那些平日里极爱舞文弄墨的人无人不知。
皇宫内,看着手中有理有据的文章内容时,阴沉了两个月的脸色总算是有了几分笑意。
他将东西放下,对坐在一旁仍旧有些战战兢兢的宁王道:“你处理政务的能力不行,这些东西倒是写得很好。”
本以为又要被骂的宁王一愣。
今日父皇忽然传他进宫,之后便沉着一张脸对他一同逼问,问他如今流传甚广的那些文章诗词是不是他的杰作。
以为父皇这是不满他对女子的褒扬,又要去折腾两位妹妹的他自然死不承认,可是父皇毕竟是皇帝,就算是一个平庸的皇帝,那也是与卓相和王尚书那等人斗智斗勇,勉强维持了朝堂平衡的人。
一番先礼后兵、威逼利诱之下,宁王发现自己被套话了,无奈之下只好老实交代。
只是父皇并未直接对他出言训斥,而是命他将那文中的内容重新写一遍以供他阅览。
他一头雾水地照做,之后便等着父皇的怒火降下。却没想到父皇竟是这样的反应。
宁王云里雾里想要说些什么,便听到小妹急匆匆的声音响在外:“父皇,您把大哥怎么了?”
话音刚落下,便见小妹气喘吁吁站在眼前,担忧地看着他,像是要确定他是否有事一般。
永安帝见秦颐一这副模样,冷哼一声,正想要说话,便又有一道急急忙忙的声音响起:“父皇,您息怒,大哥他是为了帮我们。”
秦颐甄说完,同样看着坐在一旁的宁王,目露担忧。
此刻的宁王更加迷惑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永安帝冷眼看着这一个二个兄妹情深的模样,面上冷漠心中却欢喜。
“怎么,在你们心里我就是那种是非不分的人么?”
这话一出,姐妹俩哪里还不知道是自己回错了意。
那日在宁王府请求大哥、三哥帮的忙便是写文章,大哥最爱诗词歌赋,在那些文人聚集的地方有着一定地位。
对于才情极佳的人,很少有男女之别,在大齐,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必定会受到文人的尊崇,即便是青楼的妓子,也会被人赞一句才女,那些能够动摇人心的东西,在这样的地方被流出是最好不过。
不过因着事情又杂又多,那日过后,秦颐一便只派手下的人盯着此事,她和五姐一心在朝堂转移卓相等人的注意力,与父皇里应外合演着戏,三不五时就要弄出点事来供卓相等人消遣,倒是忘记将大哥即将要做的事跟父皇知会一声。
两人才得知大哥被召进宫,又联想到近日闹得轰轰烈烈的事,便知不好。
毕竟为了做戏做得逼真,不引人怀疑,大哥也是参与其中的,如今事情闹得不算大也不算小,以现在父皇的态度,知晓喜爱诗词的大哥参与了此事必定是要将人召进宫中臭骂一顿给外人看的。
而秦颐一、秦颐甄生怕父皇会真的将大哥骂一顿出气,便急急忙忙赶了过来。
不过现在这样的局面,似乎是她们误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