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潇湘馆内,贾宝玉站在院中仰望那轮血月。他周身散发着微弱的青光,体内所有通灵宝玉碎片都在共鸣。林黛玉惊恐地发现,宝玉的影子正在变化——时而如谪仙飘逸,时而如侠客挺拔,时而又如狂士不羁...
"玉儿,我明白了。"宝玉的声音忽然变得无比沧桑,"我是李白,我是贾宝玉,可我不是真正的诗仙,诗魂也不仅仅有我的魂,还有杜甫的、苏轼的……。
长安城外五十里,塌陷的古墓中尘埃落定。那具睁眼的古尸缓缓坐起,覆盖在身上的玉片簌簌掉落。月光透过墓顶裂缝,照在他清癯的面容上——剑眉入鬓,鼻若悬胆,唇边一道浅浅的疤痕更添几分沧桑。
"又是...血月啊..."
他的声音沙哑如秋风拂过枯叶,却带着某种奇特的韵律。随着他起身的动作,墓室四壁突然亮起幽蓝光芒,显现出密密麻麻的诗句——有狂放的草书,也有工整的楷体,甚至还有早已失传的鸟虫篆。
古尸——或者说,苏醒的男子——指尖轻抚过那些诗句。每触碰一行字迹,就有一缕微光流入他体内。当碰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时,他忽然笑了:"太白啊太白,你终究还是..."
一阵剧痛突然袭来。他按住胸口,那里有一块与贾宝玉体内相似的青色光斑在跳动。透过这共鸣,他看到了潇湘馆中仰望血月的宝玉,看到了养心殿里凝视通灵宝玉碎片的皇帝,也看到了...
"原来如此。"他拭去唇角渗出的金色血液,"三魂已醒其二,只差..."
墓室外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兵器碰撞声。男子眼神一凛,迅速躺回原位,恢复成死尸状态。
"大人,就是这里!"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昨夜血月现,这古墓就自己塌了!"
几支火把探入墓室,照亮了为首的官员——钦天监监正周淳,皇帝新任命的心腹。他眯眼扫视墓室,目光最终落在那具"尸体"上:"就是他?传说中的'诗冢守墓人'?"
"古籍记载,诗仙李白临终前将毕生诗魂注入通灵宝玉,由守墓人世代守护。"随行的老道士激动得胡须颤抖,"看这墓室构造,至少千年未启,此人竟肉身不腐,必是..."
周淳突然抬手打断,从怀中取出一面青铜镜。镜面刻着繁复的云纹,中心嵌着一小块通灵宝玉碎片。当他将镜面对准古尸时,碎片骤然发出刺目青光。
"果然是他!"周淳狞笑,"陛下圣明,早料到诗魂宿主不止贾宝玉一个。来人,把'尸体'抬回去,小心别碰掉他身上的玉片!"
四名壮汉上前,用特制的黑布包裹古尸。就在他们抬起尸体的瞬间,谁也没注意到,一根手指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潇湘馆内,林黛玉望着院中身影变幻的宝玉,手中的《葬花词》稿纸不知何时泛起了微光。
"宝玉..."她试探着呼唤,"你...还是你吗?"
宝玉——或者说那个融合了多重诗魂的存在——缓缓转身。此刻他的面容时而年轻如少年,时而沧桑似老者,唯有那双眼睛始终清澈:"玉儿,别怕。我从未如此清醒过。"
他指向自己的心口:"这里是李白。"又指向额头,"这里是贾宝玉。"最后按在腹部,"而这里...是千百年来所有不愿屈从的诗魂。"
黛玉手中的稿纸突然无风自动,飘到半空。纸上墨字一个个脱离纸面,化作金光环绕在她周围。
"这是..."宝玉惊讶地睁大眼睛,"你的诗魂醒了!"
黛玉茫然地看着那些飞舞的文字。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句环绕她手腕时,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突然涌入体内。她眼前闪过无数陌生画面——有宫廷倾轧,有边塞烽火,甚至还有...长安城头悬挂的诗卷在烈火中燃烧的景象。
"我看到了..."黛玉声音颤抖,"千年前,诗仙们也是这样被追捕..."
宝玉正欲回应,突然捂住胸口跪倒在地。他体内的通灵宝玉碎片剧烈震动,似乎在预警什么。
"有人动了诗冢..."宝玉痛苦地抬头,"长安方向...守墓人苏醒了..."
院墙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透过花窗,能看到一队锦衣卫正快速包围大观园。
"奉旨查抄!"为首的千户高声宣布,"贾宝玉涉嫌勾结先太子余党,即刻押赴诏狱!"
黛玉脸色煞白,却见宝玉反而平静下来。他拾起地上《葬花词》的稿纸塞入黛玉手中:"记住,诗在人在。"
当锦衣卫破门而入时,只见宝玉一人立于院中,面带微笑。没人注意到,黛玉的身影已消失在假山后的密道里——她手中紧握的诗稿,正指引着去往长安的方向...
养心殿密室,皇帝面前的水晶盆中漂浮着三块通灵宝玉碎片。当周淳派人押送的古尸经过朱雀大街时,碎片突然发出刺耳鸣响。
"果然!"皇帝猛地站起,"传令周淳,不得伤那古尸分毫,直接送入太庙地宫!"
皇后从帷幔后走出:"陛下,臣妾不解。既已抓住诗魂宿主,为何..."
"梓潼有所不知。"皇帝摩挲着水晶盆,目光狂热,"通灵宝玉需在三魂齐聚时重组,方能净化龙脉。如今贾宝玉是'今生魂',那古尸是'往世魂',还差一个..."
他忽然转向皇后,眼神变得异常锐利:"你可知'诗冢'真正埋的是什么?不是尸体,不是诗稿,而是盛唐时期,诗仙们为对抗类似危机留下的...武器。"
皇后心头一震。她突然意识到,皇帝对诗魂的了解,远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多得多。
"陛下从何处知晓这些?"
皇帝没有回答。他袖中的手微微发抖——那里藏着一页残破的《清平调》,字迹与李白真迹一模一样,却写着这个时代无人知晓的秘密...
长安古道,一辆密封的马车在重兵护送下疾驰。车内,被符咒封印的古尸突然睁开星辰般的眼睛。他嘴唇微动,吟出一句只有通灵宝玉能听见的诗:
"长风破浪会有时——"
百里外的潇湘馆地牢,被铁链锁住的贾宝玉猛然抬头,接上下句:
"直挂云帆济沧海!"
锁链应声而断。守卫们惊恐地看到,这个文弱公子周身突然迸发出剑气般的青光...
而此刻,策马奔向长安的林黛玉并不知道,她怀中的《葬花词》正与远方某种存在产生共鸣。稿纸背面的空白处,渐渐浮现出一行陌生的诗句: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字迹苍劲,落款是一个被血迹模糊的姓氏,依稀可辨是"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