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雨巷国际文化节的圆满落幕,犹如一颗闪耀的星辰,在雨巷发展的浩瀚星空中留下了璀璨夺目的印记。然而,陈宇和方瑶深知,这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要想让雨巷的光芒永不黯淡,持续培养新一代的传承者至关重要。
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雨巷周边的学校,主动与校方沟通,希望能开设专门的雨巷文化传承课程。这一想法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很快,“走进雨巷”校本课程在多所中小学正式落地。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关于雨巷历史变迁、建筑特色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到这条小巷历经岁月洗礼后的厚重底蕴;又有对雨巷爱情故事、民间传说的分享,激发学生们对美好情感和传统文化的向往;还安排了实地考察环节,带领学生们亲身走进雨巷,触摸青石板路,感受油纸伞下的浪漫氛围,让课本知识鲜活起来。
为了让课程更具吸引力,陈宇和方瑶还邀请了一些老住户、志愿者以及专业的文化学者担任客座教师。老住户们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着过去的雨巷生活,志愿者们分享自己在雨巷的工作经历和成长感悟,文化学者则从专业的角度为学生们剖析雨巷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三方联动,为学生们带来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体验。
与此同时,“爱情守护站”设立了“雨巷少年奖学金”,专门奖励那些在雨巷文化传承课程中表现优异、对雨巷保护与发展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他们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想法,如利用 3D 打印技术复制雨巷的古建筑模型、举办青少年雨巷文化创意大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