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荣耀背后是沉重的代价。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让裴砚的身体每况愈下,纳米机器人疗法逐渐失效,他不得不在轮椅上安装更精密的生命维持系统。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坚持每天到实验室,通过脑机接口继续指导研究工作。
“小星云,你说宇宙为什么要向我们传递这些信息?”
某个雨夜,裴砚靠在季寒肩头,望着窗外的雨幕轻声问道。季寒将他搂得更紧,感受着对方身体的温度:“或许是因为,宇宙也希望有人能读懂它的孤独,就像我希望有人能读懂你的坚持。”
就在研究陷入瓶颈时,季寒在整理旧物时,意外发现了中学时代裴砚的日记本。
泛黄的纸页间,除了天文观测记录,还藏着无数未说出口的心事:“今天小星云帮我修望远镜时,指尖碰到了我的手,我的心跳快得像超新星爆发”
“如果有一天我倒下了,希望小星云能替我看完整个宇宙”。
季寒握着日记本,泪水模糊了视线。他带着本子冲进实验室,将它摊开放在裴砚面前。
裴砚看着那些青涩的字迹,眼眶泛红:“原来,我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写我们的故事了。”
他伸手抚摸季寒的脸颊,“小星云,答应我,无论这次研究结果如何,都要继续探索下去。”
转机出现在次年的春分。J&P团队在南极的引力波探测器阵列,接收到了与火星异常信号同源的脉冲。
这次,信号中携带了更为清晰的图像——竟是一个与地球极为相似的星球,大气层中闪烁着类似文明活动的光芒。
“这可能是平行宇宙中的另一个地球!”裴砚在视频会议上激动地宣布,却因过度兴奋引发剧烈咳嗽。
季寒立刻终止会议,将他送往医疗中心。在手术室外,季寒紧握着裴砚的研究笔记,耳边不断回响着爱人的话:“我们的爱情,是所有星轨的交汇点。”
手术成功后,裴砚的身体逐渐好转。
他和季寒带着新的研究成果,踏上了全球巡讲之旅。
在每一场演讲中,他们不仅分享科学发现,更讲述着两个人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
“宇宙很大,”裴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演讲中说,“但爱让我们找到了彼此,也让我们有了探索未知的勇气。”
旅程结束后,两人回到了最初的起点——S大天文系。
他们设立了“J&P天文奖学金”,资助那些怀揣宇宙梦想的年轻学子。
在曾经的仓库旧址,一座全新的天文科普馆拔地而起,馆内最珍贵的展品,是他们中学时代修复的那台旧望远镜,以及婚礼上交换的戒指模型。
某个宁静的夜晚,季寒与裴砚并肩坐在观测台。
裴砚操作着最新款的射电望远镜,指向遥远的星空。“小星云,”他突然说,“你听,宇宙在唱歌。”
季寒闭上眼睛,仿佛真的听到了来自深空的低语,那是无数星辰的呢喃,是时空褶皱里的永恒守望。
在他们头顶,“季”座与“裴”座星座依然闪耀,而J&P-5201314号小行星,正沿着既定的轨道,诉说着一个关于爱与探索的传奇。
地球上,无数双年轻的眼睛,因为他们的故事,开始仰望星空,寻找属于自己的宇宙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