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太后虽然没有喝出今日的茶有什么不对,但是此时她心情正好,便道:“既然这个宫人泡的茶你不喜欢,那就把她退回尚食局,让尚食局从新调教调教。”
说道这里,夏太后又道:“等你和令仪大婚以后,我便把后宫的事情都交给令仪,以后母后也能放下这些俗务,在颐和宫颐养天年了。”
“等什么时候煜儿你有了孩子,母后也能像寻常人家的老太太一样,含饴弄孙,其乐融融了。”夏太后笑意盈盈的说。
“说不定到时候母后又要嫌吵闹了。”建昌帝也笑道。
颐和宫中天家母子其乐融融,宫外的夏府也是满门欢欣。
夏家今日中门大开,迎来了建昌帝的立后圣旨。天使走后,夏家众人面上都带上了喜悦的笑容。
他们夏家十几年前出了一个皇后,如今已经成了当今太后,今日他们家又要出一个皇后了。
夏府辈分最高的是当今太后与中书令夏迁的亲母夏老夫人,她这辈子见过太多的大风大浪,此时即使欢喜,也并不失态,只是笑着吩咐夏府如今的管家主母,夏令仪的亲生母亲何夫人。
“今日是府中的大好日子,给府中的下人多赏三个月月银,上下同喜。”
“母亲放心,儿媳这就让人吩咐下去。”何夫人笑容满面的应了下来。
今日可是她女儿大好的日子,别说三个月的月银,就是再多赏三个月,她都愿意。
一旁夏老夫人的三儿媳冯夫人笑着道:“这样好的事,母亲让大嫂做什么,恐怕她都无有不应的。”
夏府二老爷是庶子,他的妻子柳夫人作为庶子媳妇,平时在夏老夫人面前一贯的低调少言。
但此时在这阖府喜事面前,也笑着开口恭维了几句。
倒是这件喜事的主角夏令仪,她站在母亲何夫人身后,面上带着浅浅的笑容。
即使是在日后能成为中宫之主,母仪天下这样的大喜事面前,夏令仪的神色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不骄不躁,完全不喜形于色。
夏老夫人注意到孙女的神情,心中一片赞赏,伸手招夏令仪过去,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
夏老夫人伸手摸了摸夏令仪的头发,和蔼的道:“咱们家还是令仪最稳得住,即使是这个时候也不骄不躁,这才是长久之道。”
夏令仪微微偏头,倚靠在夏老夫人怀中,轻轻开口道:“祖母过奖了。”
“如今陛下虽然下旨册立孙女为后,可是孙女与陛下并无感情,一切造化,都要看日后。”
建昌帝是因为她的家世,因为宫里的太后,才立她为后的,而不是因为她这个人有多好。当今陛下不似先帝温和,她日后如何,还不一定呢。
说句丧气的话,这历朝历代,被废的皇后还少吗?
听到夏令仪的话,夏老夫人仔仔细细的看了眼这个她自小看到大的孙女,见她面色平静,语气淡然,眼中闪过赞赏。
夏老夫人握住夏令仪的对手,语重心长道:“令仪,你比你姑母更聪慧,祖母相信你。”
夏老夫人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夏令仪这样的心性,注定会走的更远的。
······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这是大晋固定的成亲仪式流程。
而天子大婚,仪式流程要更加复杂繁复。
还没等礼部与后宫四局扯出个一二三来,夏府就又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未来皇后之父,中书令夏迁右迁尚书右仆射,执掌中枢。
虽然朝中不少人都知道夏迁是最有可能升任尚书右仆射的人选,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依旧免不了让人震惊。
夏迁为官数年,资历深重,成为尚书右仆射本无可厚非。
可是他不仅是朝臣,还是外戚。
自大晋建国以来,还未发生过外戚执掌中枢的情况呢,夏迁第一次打破了这种情况。
夏氏一门双皇后,夏迁在中枢为相,其余子弟也各有职务,满门荣耀,怎能不让人震惊。
此后,夏氏满门炙手可热,拜帖纷至沓来,宾客盈门。
夏迁闭门谢客,不见任何拜访者,就连一些亲眷都拒之门外,意图让鲜花着锦的夏府低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