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娅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开始绕场滑行。肌肉记忆逐渐苏醒,冰刀与冰面摩擦的声音像一首久违的歌。当她尝试第一个简单的一周跳时,龙马紧张地绷直了身体,但莉莉娅稳稳地落冰了。
"看到了吗?"她滑到场边,眼睛亮得像星星,"我感觉很好!"
龙马嘴角微微上扬:"还差得远呢。三周跳才是目标。"
"等着瞧吧,网球王子。"莉莉娅笑着滑回冰场中央。
接下来的日子,龙马成了莉莉娅的"临时教练"。
他用网球训练中的方法帮她分析每个跳跃的角度、转速,甚至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呼吸节奏来控制旋转时的眩晕感。
"起跳前吸气,旋转时屏息,落冰时呼气。"龙马示范着,"像网球发球一样,节奏决定一切。"
莉莉娅惊讶地发现这种方法确实有效。她的旋转稳定性明显提高,连教练都称赞她的跳跃有了新的"干净利落感"。
全美锦标赛因伤缺席后,莉莉娅将目标定在了八月的国际青少年花滑挑战赛上。
这是她伤后第一场正式比赛,也是检验康复成果的关键时刻。
比赛前一天晚上,莉莉娅紧张得吃不下饭。龙马破天荒地主动打来视频电话。
"看这个。"他举起一张纸,上面画着详细的冰场示意图,"我分析了所有参赛选手的技术特点。你的优势在于旋转质量和艺术表现力。"
莉莉娅瞪大眼睛:"你什么时候研究的花样滑冰?"
"上个月。"龙马轻描淡写地说,"数据就是数据,什么运动都一样。"
比赛当天,莉莉娅在热身区做着最后的准备。
教练在旁边叮嘱着技术要点,但她一个字也没听进去。观众席上,她能看到母亲和越前一家坐在一起——除了龙马。
"他答应会来的..."莉莉娅失落地理了理考斯滕上的亮片。
音乐响起,莉莉娅滑向冰场中央。这是她精心挑选的曲目——《辛德勒名单》主题曲,哀伤而坚韧的旋律讲述着绝境中的希望。
第一个跳跃组合来了——后内点冰三周跳接后外点冰两周跳,正是她受伤时失败的动作。
深呼吸,收紧核心,起跳——旋转中,莉莉娅突然想起龙马的话:"当你感觉要失去控制时,就盯着一个固定点。"
冰场对面,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观众席最前排。白色FILA帽子,琥珀色的眼睛,手里还举着一面小小的芬兰国旗。
莉莉娅稳稳地落冰,观众席爆发出掌声。接下来的五分钟,她仿佛置身梦境,每一个跳跃、旋转都完美无缺。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莉莉娅摆出结束姿势,泪水模糊了视线。
观众席上,龙马依然举着那面芬兰国旗,嘴角挂着罕见的微笑。
赛后颁奖典礼上,莉莉娅站在亚军领奖台上——她的技术分因为几个跳跃的周数不足而略逊一筹,但艺术表现分创下了个人新高。
混合采访区,记者们争相询问她伤后复出的感受。
"有人告诉我,无论相隔多远,我们都会在各自的顶峰相见。"莉莉娅对着话筒说,目光扫过人群寻找那个身影,"今天我只是回到了攀登的路上。"
她在更衣室门口找到了龙马。男孩靠在墙边,手里拿着两罐芬达。
"给你的。"他递过一罐,"补充电解质。"
莉莉娅接过饮料,突然注意到龙马右手腕上戴着一个陌生的护腕——上面绣着芬兰国旗和一个小小的冰鞋图案。
"这是..."
"限量版。"龙马迅速拉下袖子遮住护腕,"还差得远呢,下次争取冠军。"
莉莉娅笑了,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掉:"Ryoma...谢谢你。"
一个月后。
"生日快乐,冠军。"当龙马皱着眉头切蛋糕时,莉莉娅举着香槟杯(里面其实是苹果汁)大声说,"温布尔登见!"
派对结束后,两人坐在中央公园的长椅上分享一包薯片。夏夜的风带着丝丝凉意,远处曼哈顿的灯火像散落的星星。
"我下个月要回芬兰训练。"莉莉娅突然说,"教练推荐我去那边的一个暑期营,据说出过三个奥运冠军。"
龙马点点头:"我下周回日本。父亲说该接受些'真正的挑战'了。"
"日本..."莉莉娅轻声重复,"很远啊。"
"飞机只要十二小时。"
"你会说日语,我只会简单的对话..."
"那就学。"龙马转头看她,"你不是最擅长挑战吗?"
莉莉娅笑了,金发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约定好了。"
龙马压了压帽檐,嘴角却悄悄上扬:"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