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翠芝在后面高声惊呼,连忙吩咐一旁的马夫带着她一同骑马跟随。
赵荣华没有理会身后此起彼伏的一声声或惊讶或害怕的“殿下”。
她骑马跨过公主府高高的门槛,穿过安静的内城,穿过嘈杂又繁华的朱雀大街,冲过高高的城墙大门,一口气来到京郊十里外的折柳厅。
此时正好是落日十分,烟霞满天。
“吁~”赵荣华勒住缰绳,她的心脏砰砰直跳,浑身上下洋溢着激动的心情,就连额头沁出的一层薄汗也来不及擦拭。
她看着这满目秋色,嘴角高高扬起。
“夕阳无限好,谁道近黄昏!”(注1)
半晌,翠芝才在马夫的带领下,来到折柳厅。
“殿下!”翠芝在马夫的搀扶下下马,气喘吁吁来向赵荣华请安。
此时的赵荣华正悠然自得地斜靠在折柳厅的柱子上,歪头看着火云驹一边甩着尾巴一边吃草。
“翠芝你看,这火云驹不愧是有汗血宝马的血统,当真是飞驰电掣,偏偏性格又温顺,倒真是一匹好马。”赵荣华眼睛聚集在火云驹的身上,嘴角带着大大的笑意。
“殿下!”翠芝刚想上前劝诫一两句。
赵荣华抢先一步指着厅外京郊的大好山河,她两眼放光,胸腔起伏,“翠芝,我要离京!”
“殿下不可呀!这么多年来殿下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跟随先帝前往避暑山庄,这、这、现在突然要离京这公主府怎么办?您的安全怎么办?皇宫里又要如何交代呢?”翠芝跟在赵荣华身后喋喋不休念叨着。
“好了好了,我的好翠芝。”赵荣华两只手捂着耳朵躲避着翠芝的念叨,一边指挥着丫鬟们开始收拾行李。
“公主府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以前怎么办现在还怎么办。我的安全当然是由阿大和十九负责呀!至于皇宫里,他们才不会管我呢,说不定巴不得我离他们远远的。”赵荣华又折回来,“再说了,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去过我的封地看过我的子民呢。”
“你要去宁城?”翠芝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赵荣华点点头:“这是自然,目前正是9月,我们先去宁城,看看我的封地,在我赵荣华的治理下,如今是怎样一番安居乐业的景象。随后再北上,看看我大盛的北境风光,说不定还能赶上今年的第一场雪呢!我终于能亲眼所见鹅毛大雪到底是不是如同鹅毛飘扬在空中。”
赵荣华越说越激动,情到深处甚至手舞足蹈起来,连同翠芝的心脏也扑通扑通的直跳。
翠芝也没离开过京城,她也想去外面看看。
翠芝思索片刻:“殿下要去封地最好还是给圣上递个折子吧,虽说殿下现在已经认清了皇宫里那几位……但郡主还在宫里,是不是应该也给她说一声?”
翠芝一边说着一边悄悄打量着赵荣华的神色。
赵荣华笑了一声:“既然如此,拿折子来吧!”
赵荣华兴致勃勃给圣上写了一封要回封地以及周游大盛的折子,轮到给沈舒雅写信时,赵荣华刚提笔用簪花小楷写了一个“吾”字便将信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
翠芝不解刚想询问却看赵荣华又重新提笔,只是用的却不是簪花小楷,而是洒脱奔放的行书。
翠芝倒吸一口凉气。
赵荣华停笔后拿起信纸轻轻一吹,感叹道:“到底是多年不写了,如今生疏了不少,翠芝……”
赵荣华扭头看见翠芝两眼有些红,眼神却熠熠生辉地看向自己,疑惑道:“你怎么了?”
翠芝拿出手帕轻轻压了压眼角:“没什么,就是仿佛看见了十五年前的殿下。”
赵荣华轻笑一声,将信纸递给翠芝,“太后已经下了口谕让我无召不得进宫,你安排一下将这封信送到德嘉手上吧。”
翌日清晨,京城的城门还没打开,已经有一行人在城里等候出城,只一架马车,一位骑马的随从。
这行人正是赵荣华等,驾车的是阿大,骑着火云驹,哦不,现如今已经被赵荣华赐名“小红”,骑着小红的十九,马车里赵荣华和翠芝轻装简从,与翠芝捏着包袱角的忐忑不同,赵荣华此刻内心激荡万分。
“殿下!”马车外突然有人来报,“这是德嘉郡主的回信!”
“呈上来吧。”
赵荣华打开信笺一看,只有简短的几个龙飞凤舞大字,“祝母亲一路顺风。”
就在此刻,城门缓缓打开,城外混着泥土、青草、露珠的味道扑面而来。
赵荣华扬声道:“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