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小师妹她不想成神 > 第17章 出去!

第17章 出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日后,处斩之时,凌逸尘从天牢被压到刑场,街边百姓皆叹息,无一人不敬。

回京前他的副将以及众多将领士兵都曾劝他:“将军,我等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您一声令下我们就反。”

凌逸尘拒绝了。

其实当年凌家被灭门时他也想过这个问题,他将来有一日一定要为凌家平反。

可征战的这些年,他见过因为战争流离失所的百姓,因为战乱小家支离破碎的人,街边饿着肚子乞讨的人,无父无母的可怜孤儿,步履蹒跚的老人……

他没有见过众生的苦难,可他见了太多底层百姓的不易,他若造反便是乱臣贼子,他可以不在意名声,可他的将士们不行,他不能让他们背负骂名。

他若造反,多少百姓将会流离失所,凌家百年忠臣之名置于何地。

被压到刑场后无数百姓观看,他最后一眼看了底下的百姓,百姓之中有他的几位副将,他们都紧捏着拳头。

凌逸尘眉眼舒展一笑,闭上了眼睛。

就连一向看惯生死的斩手都不忍心下刀:“凌将军,得罪了。”

而在刀子落下之时,一声清脆的声音响亮刑场:“太后到。”

在场的所有人纷纷下跪,太后一身素白的衣服,手里拄着拐杖,她的身边是上官音。

“参加太后!”

“平身!”

太后原璃在上官音的搀扶下走近凌逸尘,她亲自扶起了凌逸尘。

官员出口阻拦:“太后娘娘,陛下有旨,今日斩杀罪臣凌逸尘以儆效尤。”

原璃将拐杖重重砸在地上:“你是在质疑哀家?”

“臣不敢,只是不合规矩。”

原璃示意上官音拿出东西来,上官音拿出了圣旨。

“此乃先帝生前给哀家的圣旨,纵是当今陛下他也不敢质疑,上官音,宣读圣旨。”

上官音打开了圣旨宣读起来:“今太后有旨,靖海将军凌逸尘镇守边关,劳苦功高,免其死罪,景安王护国有功,无罪释放,两人禁于景安王府三个月,专人看守,三个月不到,不得出王府。”

三个月会发生很多事情,凌逸尘和宫九渊收了刑,多少人虎视眈眈,他们需要三个月修养,毋庸置疑,这道圣旨背后的深意不言而喻。

盖了中朝国玺的圣旨,主斩官也只能放人。

“凌逸尘多谢太后娘娘。”

…………

而御书房外上官震也跪了很久了,宫墨不愿意见他。

上官震那天在书房一直看着当年陪他征战沙场的那副盔甲和宝刀,宝刀未老他却老了,不仅是年龄,他的心也跟着老了,没了年轻时征战四方的英勇,竟然连一个求情都不敢了。

而一句“太后娘娘到”打破了这种气氛。

上官震行礼:“老臣见过太后娘娘。”

“将军请起,随哀家一同进去吧。”

上官震看着上官音,上官音轻轻点头,上官震心里已经明了。

御书房里宫墨见到原璃还是简单行了礼:“儿臣见过母后,母后不是在青山寺诵经礼佛吗,怎么下山了?”

“哀家若是不来皇帝要胡闹到何种境地才肯收手?”

“儿臣惶恐,不知母后所言何意?”

“皇帝登基后,杀了自己的亲哥哥,抢了自己的嫂嫂为妻,屠了陆家满门,凌家满门,云家满门,丽家满门,当年随先帝和哀家征战天下的人都被皇帝杀了个遍,皇帝真的不懂哀家何意?”

“臣子谋反,儿臣杀之,有何过错?”

宫墨依旧不知悔改,他觉得自己是世间规则的制定者,他不会错。

原璃的眼里带着惋惜,她甚至有些后悔让宫墨成了帝王,她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宫子期,一个是宫墨。

宫子期为人坦荡,用人不疑,而宫墨的手段算不上有多光明,甚至是卑鄙。

如果宫子期登基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事情,中朝或许能迎来繁华盛世,可是没有,宫子期无意皇位,哪怕唾手可得他也甘愿相让。

“忠义之士不该被猜忌,贪婪之人不该被高高捧起,人族同胞不该被弃,女子不该是政治的牺牲品,试问皇帝做到了哪一点?”

果然宫墨听到后没再对峙,他很清楚他哪一点都没有做到。

“儿臣明白了。”

“你不明白,你若今日杀了凌家那个孩子,皇帝想一想这会寒了多少忠臣的心?上官将军与我和先帝征战时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皇帝又是怎么做的?禁足皇后,软禁嫡女,折磨皇子,后宫乱了,前朝不稳,你究竟要做多少错事才肯回头,长生就那么重要吗?让你不惜用百姓的命去赌!”

“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希望皇帝谨记今日所言,莫要忘了是谁助你登基。”

“是,儿臣谨记。”

“哀家乏了,回慈宁宫了,明日启程回青山寺,还望皇帝日后勤勉朝政,能辩是非,莫要负了天下!”

慈宁宫里,原璃从箱子里拿出了一个东西-丹书铁券。

这是先帝留给她的,她说希望能用此救一些不该死之人,他深知帝王多疑,那个位子坐久了便会忘了初心,权利会遮蔽一个人的双眼,在他弥留之际他便留了一道圣旨和一个丹书铁券,希望借此能让中朝宫家的天下得以稳固。

“今日哀家就把丹书铁券交于你,还望你日后能用得到它,当年云家,丽家,陆家和子期的事哀家知道的太晚了,那时先帝已逝,哀家过于伤心便不问世事,却不曾想他们都死了,我只希望你们上官家不要重蹈覆辙。”

上官震和上官音连忙跪下。

“老臣惶恐。”

而上官音却没有说话,她很清楚今日若是接了丹书铁券,她上官家再没落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她缓缓伸出了手,手心向上,眼眸微抬,眼神中平淡却有野心:“臣女多谢太后娘娘。”

原璃笑了,她看着上官音的眼神十分欣赏,她和慕容凝两个人和当年的她很像,一个有她的谋略,一个有她的胆识,两个人未来都会是这一代的领袖人物。

原璃将丹书铁券交到上官音手上:“哀家乏了,你们回去吧。”

“老臣告退!”

“臣女告退!”

…………

上官音扶着上官震往外走,风吹过,两个人的衣服轻轻摇摆,上官音一脸轻松:“真好。”

“你怎么想到请太后回天都了?”

上官震终究是老了,他的声音听着雄厚了很多。

“当年陆家,云家,凌家和前太子的事情太后很痛心,她不会坐视不理的,孙女知道太后手上还有先帝留下的圣旨和丹书铁券,这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改变现在的局面,可孙女还是算错了,孙女没想到太后娘娘会把丹书铁券给上官家,大抵是她不忍看忠臣枉死吧。”

上官震眼里是震惊和欣赏,他转而叹气:“祖父老了,该颐养天年了,我准备带着上官家离开天都,回江州老家,你有何打算,可要和我们一起走?”

上官音摇头,她看着高大的宫墙:“姑姑一起走吗?”

“我问过她了,她不愿意。”

宫墙困住了她的一生,她身不由己。

“孙女不走,孙女要留在天都。”

于上官音而言,她要权势,她要把权利握在自己手里,而天都就是最好的地方。

况且她与慕容凝做了约定……

御书房里,宫墨将桌子上所有的东西扔到了地上,把御书房里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一遍。

浊公公吓的直接跪在了地上:“陛下息怒。”

宫墨一手插在腰上,一手指着外面的方向骂道:“她凭什么干扰朕的决定,一直质疑朕的能力,可宫子期他已经死了,他死了他们都还要拿朕与他做比较,那几个臣子根本就不信朕,朕怎敢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