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三清秘境,在浮空殿沐浴后,姜洛玉散着半干的头发和丛明雪去了百花殿。
两人刚走到地方,就见大殿门口人满为患,里面电闪雷鸣。
姜洛玉:“……?”
又不是炼丹,怎么还跑出来丹劫了?
“境主快来!”阿木托拖着巨大的鲛尾从雨幕中滑出,耳鳍摆动间迸溅出几颗小珍珠。
姜洛玉被扯了进去,倾盆大雨砸在脸上、身上 ,法术搭起的结界根本挡不住。
吸入雨水的感觉很奇怪,像是鼻腔里涌入了稀烂、混杂着草根的泥巴。
“怎么回事,这雨是什么东西?”他略显狼狈地拿出伞,想要遮雨。
雨穿过了伞面,再次打在泛光的玄色法衣上。
可湿的只有他的身体。
“雨神呢,他怎么不停雨?”姜洛玉问着,随即收伞看向殿内的云。
这云不是丹劫的云,但劈向丹炉的雷却胜似雷劫,构成云雾的除了灵气,还有一种他不认识的东西。
丹炉边,何在夕眯着眼睛,每说一个字雨水都会跳进嘴里:“这不是雨,这是从宫墙里分解出来的……真源之力。”
这四个字既熟悉又陌生。
“砰”得一声,丹炉被炸得四分五裂,雨势减弱。
好在爆炸刹那,火神收了由自己神力催化的灵火,让众人免遭灵火洗礼。
姜洛玉凑到炸开的丹炉旁边,见到了一枚鸡蛋大小的彩色结晶,其内正源源不断地飘出如同星河一般的光带。
光带没升起太高就散成了雾气,融近头顶的云雾,雨又大了。
识海的无尽荒原,记忆光球开始翻涌,最后跳出来一段在药辛殿看书的记忆。
“神君,这本《淮梦泽·七界论》里提到的真源之力是什么?后面也没再提及,是作者杜撰的吗?”他坐在书堆里,丛明雪坐在书堆外。
听见他的疑问,丛明雪偏头答道:“非也。真源之力的概念最开始出自书神的《八界说》。”
“在那本书里,书神详细描绘了一个独立于七界之外的第八界,那里没有人神妖,亦或是草木鸟兽,只有无边无际的真源之力。”
“同样,那里也是七界诞生的地方。”
思绪回笼,姜洛玉伸手想拿起里面的结晶,同时不自觉地开始催动《太一万法无相诀》。
指尖触碰到结晶干燥的外表……
“噗通。”
一片漆黑里,姜洛玉听到了心跳的声音。
闷闷的,像是石块儿入水,又比石块入水更加余韵绵长。
结晶是死物,按理来说他只能通过功法分析出构成结晶的物质,再完美复刻出来。
他不应该看见任何东西,就算是一片漆黑。
浓稠的黑暗里升起了光亮,趋光的本性让他朝着光源处寻去。
不知道走了多久,对面出现了七个脑袋大的光团。它们起起伏伏似乎没有意识,只是在凭借本能移动。、
“七”这个数字,让姜洛玉想到了七界。
该继续上前吗?
这里会是真源之力的记忆吗?
为什么春花宫的宫墙里会有这种东西?
贸然上前的话……出了意外又该如何?
眼前突然炸开极致色彩,黑暗消失不见。恢复意识后,姜洛玉变成了一团混沌的雾气。
这是他三清之气的本体。
他混在了突兀出现的彩色浓雾间,无头苍蝇般乱窜,活脱脱是个找不到归宿的异类。
但彩雾给他的感觉很是亲近,就像是迦南月……
她孕育过他。
“那里是七界诞生的地方。”
丛明雪的话再度浮现,于是他不再逃窜,任由自己在雾里随波逐流。
浓雾似乎很满意他的举动,裹着他飘飘荡荡,像是个巨大的摇篮。
姜洛玉又看见了那些光球,仅是一个照面,它们猛地坠落下去。
掉进了……水里?
他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恢复了人形,面前是一处浅浅的水洼,水面倒映着他茫然的脸。
“嗬——!”
喉间的滞涩让他变成了一条脱水的鱼,窒息和寒冷涌了上来,本能握住近在咫尺的热源。
他睁不开眼睛,也听不见东西,只能闻见熟悉的冷香。
那种在别的东西的“记忆”里看见自己的诡异,让他脑中一片混沌。
他是谁?他在哪儿?
“阿玉,我在。”丛明雪回握住那只冰凉的手,顺势把浑身湿漉漉、冷得发抖的道侣抱在怀里。
发觉姜洛玉紧咬着牙关,双目紧闭如堕梦魇,于是强行捏开他的下巴,把手放了进去。
指腹下方是湿滑的软舌,姜洛玉咬得依旧很用力,但这力道对他的身躯来说和挠痒痒没什么区别。
于是他咬破了自己的舌尖,抽出手,渡过去了一点神血。
滚烫的神血滑进口腔,姜洛玉被烫得一哆嗦,不禁松了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