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剑三][花羊]青山不慕 > 第63章 径山琼英(2)

第63章 径山琼英(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苏槐序仍立在屋内,思来想去琢磨不透。

早前也有为了宝藏发疯的,伍辞渊便闹得人尽皆知、沦为笑柄,谁都知道这是个传言。

“师兄,要不先休息罢?”柏文松好心提醒。

苏槐序闻言微微颔首,又道:“你先回茶庄。”

柏文松瞠目:“啊?现在?”

“对,现在。”苏槐序看着他认真道:“让子卿暂时住在竹屋别动。此外让楚师叔务必盯着庄里的人进出,多抽空关心一下佐师侄。”

柏文松不敢置信:“你、你让荀道长继续住在竹屋?你们……”

“至于骆姑娘……你去告诉她,她既不想寻我的仇,要找什么快找,拿了东西早些离开。”谁知苏槐序敛了神色充耳不闻,蹙眉又道:“对了,这天气仍闷得不适,你嘱咐熬些咸骨粥分发下去。”

柏文松云里雾里,只得先应声:“哦,好。”

“我无暇分身,你素来细心,定能事事办妥。”苏槐序说罢,不忘温颜浅笑扔给他一顶高帽。

柏师弟神色一凛,居然觉得担子重大,立刻插手一拜应了下来。

这么一闹自是睡不着,苏槐序等柏文松趁夜走了,才缓缓沿着后院散步,没行出多远,便在葡萄架子下看到个熟悉的身影。

胡大夫旁听了半宿安静如素,此刻倒有了闲心照顾那几棵藤,背影茕茕藏在青绿的果实间,半灰的头发在逐渐朦胧的光里闪着银白。他专注地低头松土浇水,听到有人来,匆忙将脱在一旁的帷帽戴起。

“叶芜菁真大动干戈什么都查,佐师侄被人丢在你的医馆,你迟早成嫌犯,还能保得住这顶帽子?”苏槐序开口便说了风凉话,披着衣裳立在他不远处的灯光里。

“我……”胡大夫开口仍是嗓音沙哑,边摇头边道,“都抓住纵火人了,如何还来问我?”

苏槐序嗤笑一声:“若他真是被穷凶极恶之人胁迫,现在早就没命了。那人没什么本事,许是共犯拆伙、被抛下的那个。单看药铺,你惯使些高价药,也不从他们药铺进货,大都都自己种,莫非得罪了人?”

胡大夫局促不安,仔细戴好帷帽便干站着,想了很久才为难道:“我只是一介医者,还是等叶大小姐来查清楚……”

“你莫慌,揣测而已。”苏槐序揶揄一声,缓缓站到他跟前,“我们来茶庄发生了不少事,桩桩件件似乎都有关联又无从捉摸。你到镇上也快满一年,除了那些医人的琐事,可还有其他发生?”

胡大夫稍稍安心,仔细回忆一番摇了摇头:“不曾。”

“进山挖宝那些人,你有接触么?”

“有人会为捕兽夹误伤,或滑坡后跌伤。只是他们多半不来我这里就医。”

“如此……”万花颔首,望着他叹,“你平白闹了些是非,眼下生活不易,有无亲眷可以往来关照的?”

胡大夫不明白他为何忽然关心自己,闻言静默以对,又在架子旁立了很久,久到苏槐序又打了哈欠,才生硬开口:“我早年为铃医,已多年不回故土,蒙茶庄的万花大夫照拂才在此地落了脚。”

“原来是师伯荐的你。”苏槐序了然便不再多问,且望着那两排碧绿的藤蔓出神。

胡大夫趁夜凉又动手修起了叶,劳作一番收拾了器具,见苏槐序仍杵着看葡萄,微风拂面、长发微动,目不转睛像观望着什么珠玉,面带倦容默在花叶阑珊影里,也不知想起了什么。

“你若喜欢吃,待日子到了我便送些去茶庄?”

他随口一问,万花倒留心听了去,唇边勾起一弯笑,欣然点头:“好,我那里人多,麻烦多摘一些。”说着转念又道,“从前在青岩时也是遍地花果,紫藤架子山绣球,花海绚烂似丹青神卷。同门那么多,摆宴都坐不开,一晃这么些年。师伯留了书,人已数年未见,更不必说当初相伴的师兄弟,现在天各一方,也不知都归于何处。”

他说着笑容渐逝,迎着夜风紧了紧身上的薄衫,又陷入沉寂。

胡大夫不知如何接话,提着木桶攥着小铁铲,透过纱制的帷帽檐静静地看着他,良久一声喟叹:“歇了吧。”

柏文松趁夜急急回了茶庄,看时辰才发觉眼下似乎无事可做。

前山闭门谢客免了病患登门,产业田地正值夏休闲时。镇上为了火灾一事鸡飞狗跳,茶庄倒可以岁月静好。楚道长扬言山庄有老鼠成日飘来走去,现在夜半时分也安静睡着。

柏文松后知后觉是不是苏师兄太着急,睡一觉醒来也不见异常,等日上三竿去中庭寻人才发现骆姑娘不见了。

骆姑娘一介弱女子凭空消失,柏文松只觉得脑门沁汗。他忙聚起了其余人将镇上的事与茶庄仅有的异常同道长们说了。

荀子卿听了苏万花的留言,当即首肯留在竹屋,又问苏槐序何时回茶庄,那骆姑娘寻仇是何仇怨。

柏文松答不上来,也说不明白为什么他不要自己帮忙,转头吩咐伙计厨子和仆从暂不要离开径山、探亲也免了。

楚潇脾气大心也大,看小柏大夫急得团团转,反提剑拉上荀师侄,说那么久没比划过招,难得他从竹林下来一聚,怎么都要打一场,否则剑技生疏了还怎么找人。

柏文松一扭头,方才聚在茶庄前庭的人四散而去,唯有佐师侄安静地坐在一旁,一脸乖巧地用明亮的眼睛看着他。

见人都走了,他才磨磨蹭蹭靠近柏大夫,压低声音用生脆的嗓音说:

“我知道骆姑娘,她是来茶庄寻‘珠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