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能怎么办呢?即使是年轻人小小的个人英雄主义,我也不该把它们直接扼杀在摇篮里。说不定,我甚至应该适当鼓励鼓励他。没准他就是未来的著名慈善家了呢?
“我决定在这学年按月资助一名没钱上大学的学生,一个少数族裔的男孩。”他兴奋地告诉我,“知识就是实现阶级跨越、扭转人生命运的最好途径。我打算一直资助他念完博士。”
“我还是觉得你应该更深思熟虑一下。你还年轻,没有稳定收入。现在就去资助一名同龄人未免太早了。你的钱应该花在更有利的投资上。”
“我不是来征询你的意见的,安东尼·蒂瓦艾特先生。其实,我早已经办妥了。”他摇摇头,从包里拿出慈善基金会的文件。“我知道这只是杯水车薪,但我会尽力而为。如果成效还不错,以后我会继续做下去,去帮助更多年轻人。”
我没忍住笑了出来。
“你从父母那里拿来的钱吗?”
“不,不是父母的钱,是我自己的。花别人的钱做慈善算哪门子慈善呢。”他很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是我在学校里拿到的奖学金……”
他是个很有主见的年轻人。我无奈地点点头。好吧,看来他为了将慈善贯彻到底,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
“好吧,你叫什么名字?我想知道你的全名。”
“斯科特·查尔斯·奥斯卡·阿利斯泰尔·蒙哥马利。”他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但您叫我查尔斯就行。”
我向他期待地眨眨眼:“我认为你的想法未来可期,查尔斯。”
“谢谢。不过为了顾及年轻人的脸面,此前我还真是忙得焦头烂额。收到他的感谢信后我就给他发了邮件,自称自己是位五十多岁的老绅士,家庭美满和睦,小儿子和他差不多大。”查尔斯犹豫着告诉我。“我怕那个男孩(好吧,实际就年龄来看,查尔斯应该喊他一声哥哥才是)会误会我,认为我对他图谋不轨,所以才谎报了年龄。我不想让他觉得自己是接受了别人的施舍,只是想尽其所能地帮助他。我给他写邮件说:‘要是你真的很感激我,就用几年后的博士文凭来报答我吧’。”
查尔斯总要把“年轻人”和“孩子”这样的词挂在嘴边,活像他自己不属于这个群体一样。但我并不想深究。那是他的事业,我没有资格对别人的选择指手画脚。不过,我还是希望他一帆风顺。
那一段时间里查尔斯·蒙哥马利的确是真真切切地信任着我,把我当成他的一位可敬的朋友。或许他也明白,除了我,很少会有人对他拿奖学金资助一名不熟悉的穷学生的做法表示理解。在当代美利坚,出身下层阶级的年轻人实在心思太多,谁也不知道拿到了钱之后那些混账学生是要花在泡妞上还是吸毒上。他在信件里夸得天花乱坠,谁知道平日里为人如何呢?至少我是从来不愿相信他们的鬼话。
很显然,查尔斯对那位比他还大上两岁多的大学生很是用心,隔三差五就要写信问好,还把学生的回信拿给我看。那确实是他的一段快乐时光,帮助别人确实给过他莫大的鼓舞和欢欣。查尔斯或许确实找对了人,他把手写回信拿给我看,字里行间确实总是洋溢着溢出纸面的感激。男孩……好吧,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形容词是否贴切了……他的字迹很清秀,信件里时常引用书里的好词好句。看样子他很喜欢读书,时常跟他的资助人交流读书心得。
当时我心想着:要是被资助者知道五十多岁的老绅士从未存在,他的资助人一直都只是位比他更年轻的男孩子,真不知道他要作何感想。
万幸的是,查尔斯的唯一资助对象不是那种在贫民窟里沾染了坏习气的学生。他从来不跟资助人多要钱,而且还带着敬意在信件里咨询勤工俭学的好途径。比起某些贪心不足蛇吞象的小鬼头,他的确实在太懂事。
唉!如果不是后来这学生寄过来的最后一封信件,这种和睦的关系本应该就此延续下去……年轻人帮助年轻人(youngster helps youngster)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可惜啊,克里斯蒂安。人心和命运,是怎样的两团难以参悟的东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