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染红妆 > 第64章 第 64 章

第64章 第 6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也更爱多提点两句,“太后娘娘出身大家,后来嫁给了先帝,这辈子都没怎么见到过百姓的日子,对这市井里的家长里短的故事十分好奇,往日里别家的夫人们也有来陪着说话的,可这都说不到太后的心坎里,今日太夫人愿意过来陪着太后说说话,她可是期待了好几天呢。”

林春花垂着眸子静静地听着,初入宫中的胆怯紧张,这会儿在她身上全然见不到。

姝奕赶忙接过去话,十分恭敬郑重的说道:“能有幸陪着太后娘娘说话解闷,是我们的福气,也多谢陈嬷嬷。”

至于为何谢她,几人也都心知肚明,临进门的时候,陈嬷嬷看向林春花,“一会儿记得进门先给太后娘娘行礼。”

“在家的时候,我都已经和祖母说过。”来之前,这宫里的规矩,和行礼的讲究她也都和林春花说了一遍,二人昨晚可是在堂屋里演练了大半个时辰。

“好,那就进来吧。”陈嬷嬷掀开竹帘引着人进门。

一入坤宁宫的门,两人就感觉到一阵清凉,林春花快速的朝着上位扫了一眼,然后在姝奕行礼的时候,她猛地跪在地上,额头触在冰冷的墨玉砖面上,双手的掌心打开朝上。

一副进庙拜佛的架势,这一幕不仅让陈嬷嬷和太后愣住了,也让一旁屈膝行礼的姝奕呆住。

天地良心啊,这规矩她可是认认真真在家里教过的,祖母这是……

“臣妇拜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林春花一改往日的沉稳,话一出口声音洪亮。

细听之下还带着隐隐的颤抖,像极了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老妪,姝奕脑子里一片空白,想要说些什么帮着祖母圆和一下,却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就在这时上位的太后娘娘“噗嗤——”一声,“哈哈哈哈,快快快,你们快些将江太夫人搀扶起来。”

说完看向一旁呆住的姝奕,她也没有怪罪姝奕的失礼,赶忙说道:“好了,都免礼平身吧。”

“多谢太后娘娘。”

两个小宫女笑呵呵的将林春花搀扶起来,林春花也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可脸上更多的是紧张,脸色泛着几分羞涩的红。

不似姝奕那般守规矩的垂着眼,她站起身羞臊的笑着看向坐在高位的太后娘娘,一双眼睛瞪得圆溜溜的,满是惊艳和讶异之色。

素来高高在上,运筹帷幄的人,这会儿愣是被林春花这样一个妇人看得有些不适,一旁的陈嬷嬷也冷下脸来,甚至心里对姝奕也有些不满。

还不等她呵斥林春花,太后娘娘倒是先开了口,“江太夫人为何要这样盯着哀家?”

听到这话,林春花带着几分慌乱,这才想起来姝奕和她说话,赶忙作势又要跪下。

“是臣妇失礼了,着实是太后娘娘长得太好看了,像是那戏文麻姑献寿的麻姑似的,哪里像是太后娘娘啊。”

“嗯?你是说哀家不像太后?”太后的声音陡然上挑,带着几分审问和不悦的味道。

林春花赶忙说道:“是不像啊,这太后不就是皇帝的娘?听闻陛下都已经是不惑之年,照理说太后娘娘也该是花甲之数,可您瞧着像是个更成亲不久的小媳妇似的,哪里像是花甲之人啊。”

听懂了她说的意思,太后和陈嬷嬷脸上的不悦,瞬间转化成了笑意,太后更是被她哄得笑出了声。

“都道是庄户人家最老实,哀家瞧着你可不像是个老实人呢。”说着她掩唇轻笑几声,斜了姝奕一眼,“你也是个傻的,还不快将你太婆婆扶起来。”

姝奕已经后背冒汗,这会儿闻言赶忙将祖母搀扶起来,林春花也趁机捏了捏她的手。

对上林春花看过来的目光,姝奕心里咯噔一下,目光中带着几分不敢置信,却也很快都掩藏起来。

“赐座。”太后看着比她年岁大些的林春花,心里果然生出几分亲近和兴趣,见宫女搬着两个绣墩过来,她皱皱眉,“换个椅子来,这墩子坐久了腰疼,江太夫人也是上了岁数的人,可比不得年轻人。”

“是。”两个小宫女抬着一把敦实的椅子过来,上面还铺着软垫。

姝奕和林春花谢过恩,她扶着祖母坐了下来。

太后这会儿瞧着心情不错,一旁的陈嬷嬷看看她又看看林春花,刚才脸上的不悦这会儿也都消失不见,反倒是看向林春花的目光越发复杂起来。

“刚才瞧着江太夫人跪拜的动作,应也是常去庙里进香的吧?”太后喜爱诵经念佛,虽然着京城里不缺那些有着同样信仰的人,但她却不喜欢和那些人说话。

那些人一个个都在巴结讨好她,眼珠子一转少说也能生出一万个心眼子,应付起来太后都觉得累得慌。

“回太后娘娘,我们村后面就有一个庙,每个月初一十五周围村子里的人都去上香,原先臣妇也是不爱去的,可直到我那二儿媳要生产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和尚抱着一条大鲤鱼,送来了我家,后来啊没两日老二媳妇就生了江林木,臣妇这心里感念菩萨送子,这才开始去庙里烧香,可这一烧香可不得了,这家里也时常出些蹊跷事的。”

林春花说起话来也是声情并茂的,引得太后聚精会神的听着,“哦?都有些什么事儿啊?”

“那可多了,当初老二媳妇刚生产完,家里穷的啥也没有,就是想给她煮个鸡蛋吃,都拿不出来啊,可自从在庙里拜完了,回来后这村里的百姓们,这家三个鸡蛋那家五个鸡蛋,这个月子也算是应付过去……后来江林木去学堂,村里的孩子都是五六岁才去,可江林木三岁去了学堂,只学了两日就比那六岁的孩子认得字还多呢,夫子一开心,束脩都少收一半……”

坤宁宫里,一个挑挑拣拣说着村里的故事,太后吃山菜饺子,林春花就说曾经大家抢着挖山菜的事儿,看着太后吃荠菜粥,就说起来这荠菜是个宝,曾经村里有人病恹恹的,吃了这个荠菜没几日,人又是生龙活虎的下地干活。

可她没说的是,那人只是因为饿的,冬天没有了存粮,好容易挨到了春天,挖荠菜做了野菜窝窝,吃了几顿这人不至于饿死,可不就得下地干活儿。

这样的事儿林春花没说,却也没有说谎,只是挑拣着说,让人听了只觉得神奇有趣。

一眨眼这日头都变了方向,林春花也说得口干舌燥的,但太后却听得意犹未尽,一旁的陈嬷嬷看在眼里,赶忙帮着说道:“太后娘娘,这时辰也不早了,不如改日再请江太夫人过来陪您说话?”

趁着这个功夫,姝奕赶忙端过来凉茶递给祖母,林春花这会儿嗓子都快干了,端着茶就是一顿海饮,一连喝了两杯人才缓过来。

可太后这会儿却舍不得她走,“不如收拾一间房,让江太夫人在宫里陪哀家住两日,过两日再遣人送回家去。”

姝奕猛地站起身准备婉拒,“太后娘娘这怕是不太方便……”

林春花点点头,十分自然随意的开了口,“是不太方便,臣妇这孙媳妇想着在京城里开个茶饮铺子,原想着明日臣妇和她一起去牙行瞧瞧,这都和人家说好了,再说若是没有臣妇帮她把关,只怕她也不敢拿主意。”

她说这话的语气自然随和,像是在村里和人唠家常似的,甚至一边说着一边抓着姝奕的手,一副作势要走的模样。

太后闻言皱了皱眉,“开茶饮铺子?”

姝奕赶忙裣衽一礼,“回禀太后娘娘,为了陪着夫君入京,全家都搬到了京城,这家里人一多,从大人到孩子,这吃用自然是少不了,不想夫君因家里的事儿分心,可以全心全意为陛下做事,所以臣妇想着给大伯一家开个茶饮铺子,多少挣几个银子年下给孩子们也能买个零嘴儿做身棉衣。”

一旁的陈嬷嬷晓得他们这样的人家的不易,也不忍让太后误会他们这是对朝廷不满,作为一个小官儿一个月十两银子不算少,可这一家子住在这里吃个用度也不低。

“太后娘娘,江大人才是个七品官儿,一个月十两银子的俸禄,若是人口少自然无妨碍,可若是家里人多,在这京城里喝口水都得花钱,倒夜香也要花钱,买柴买水买粮,这一个月下来便是不吃荤腥,这银子也未必够用,江大人又是个感恩孝顺的,念着大伯一家曾经支持他读书考功名,现如今当了官儿也不和对方分家,凭他现如今这一己之力养着全家,确实不易。”

素来养尊处优的人,哪里知晓这些,听到陈嬷嬷说完这一串儿,她讶然的看向林春花,“这喝水也要花钱?”

“是啊太后娘娘,臣妇孙儿得陛下看重入京做官,可他能力有限初入朝堂,官职太小只能住在外城,这外城的水苦涩异常,喝多了还会腹泻,所以平时喝水做饭都得去买甜井水。”

说完她有补充了一句,“这也是老百姓的日子,大家也都是这样过来的,现如今江家也吃上了皇粮,就得为朝廷和陛下做事,可也不能事事都依赖着陛下,给朝廷添负担,所以臣妇和孙媳想着,自己想法子解决困难,断不能让江林木因为家里的事儿分心,也不能再给陛下添麻烦。”

听到这里,太后的脸色也好看了许多,她沉吟了一会儿,看向站在一旁的陈嬷嬷,“这铺子……哀家瞧着也不用她们到处乱找了,不如你挑拣一个合适的,赏给她们吧。”

太后当年的娘家也不是一般人家,除了官职产业也不少,当初给了她不少的嫁妆,毕竟当时娘家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她会沾了儿子的光,当上太后。

“是。”说完她想起了什么,“老奴记得在东华街有一间茶楼,可因为曾经的老掌柜年事已高,年后递过信儿请辞,老奴正愁着不晓得怎么派人过去,不如就将那间茶铺赏给江夫人?”

“那看着去办就行,那些东西多少年哀家都没有问过,你说这地方哀家都想不起来了。”

“是,老奴这就去办。”

姝奕和林春花对视一眼,也赶忙跪地谢恩,“谢太后娘娘隆恩,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摆摆手让人起身,也让陈嬷嬷去安排铺子的事儿,她看向林春花,“这铺子的事儿哀家给你们解决了,你们不想留下来住也罢,明日早些过来,哀家带着你去逛逛园子,这御花园里的月季开的正浓。”

这次姝奕和林春花可说不出什么旁的来,“是,臣妇谨遵懿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