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东方泛起鱼肚白,天边渐渐染上一层淡淡的粉金色。
薄雾如纱,远处草叶上露珠闪烁,仿佛撒落人间的星辰。
结束了每日晨起的锻炼,夏青简单洗漱一番,吃过早膳,带着彩儿出门了。
门口,翠翠眼巴巴地看着她们,那样子实在有些可怜。
“翠翠,乖乖的,看好家昂。”夏青摸了摸她圆润的头,笑着开口,“要实在无聊,就去找你文婆婆聊天。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彩儿也在旁边安慰:“翠儿妹妹,外面危险,等你再长大点儿,就能跟我们一起出去了。”
杨翠翠也知道她们要去的地方带着自己不方便,没有说什么,低垂着眼眸,十分懂事的样子。
主仆两人往外走去,杨翠翠眼睛一直跟着,艳羡地目送她们远去。
等她们走后,杨翠翠的眼神突然坚定起来,似乎在心中下了某个决定。
夏青今日没有乔装,先去看过卫青,营养跟上了,他的身体健壮了不少。
卫青学东西很快,已经能独立制作出一把基础款的贝雕扇,他的点子很多,每次想到一个就把它们画出来,他才接触画画,笔线画得还不规整,夏青却看懂了,设计新颖,很有想法,她一向提倡鼓励式教育,把卫青夸得脸都红成了樱桃色。
时间还早,夏青准备再去看看那几个孩子,验收一下成果。
春日的阳光温柔洒落山野,夏青和彩儿漫步在开满野花的小径上,空气中都是清新的味道。
夏青的目光被不远处的一片开得正艳的野花吸引,那花红艳似火,极为醒目。
就在这时,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传来,夏青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素色布裙的少女正缓步走来。
少女约莫十七八岁,面容清秀,眉目如画,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淡雅的气质,她手中提着一个小竹篮,篮中装着几株新鲜的草药。
夏青心中一动,开口问道:“这位姑娘,可是在采药?”
少女停住脚步,抬起头,露出一双温柔如水的眼睛,淡淡回应:“是啊,我在采金银花。”
她的声音轻柔悦耳,带着几分宁静的气息。
夏青走向她,蹲下身,仔细看了看她手中的植物,“金银花性寒,清热解毒,是味好药。”
少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姑娘也懂医术?”
“略知一二。”夏青笑道,“我叫夏青,不知姑娘怎么称呼?”
“我叫箫笙。”少女微微一笑,笑容如春风拂面。
箫笙……夏青在脑子里咀嚼了一声,不会是我想的那个吧?真这么巧?
夏青眼睛一亮,赞道:“好名字。”
彩儿在一旁小声提醒:“小姐,该走了。”
夏青摆摆手,“不急。”复又转向箫笙,“笙姑娘,我看你采了不少药材,都要入药?”
箫笙点点头,“是,最近天气转暖,很多人得了风寒,我多采些金银花和薄荷,以备不时之需。”
“薄荷?”夏青环顾四周,疑惑道,“这附近有薄荷吗?”
“有,就在那边。”箫笙指向不远处的一片草丛,“青姑娘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夏青欣然同意。
两人并肩走在山野间,彩儿跟在后面,离着两步的距离。
箫笙轻声细语地介绍着各种草药,夏青则认真倾听,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她发现箫笙虽然年纪小,但对药材的了解却很深,说起药理来头头是道。
“笙姑娘真是博学。”夏青由衷赞叹道。
箫笙微微低头,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都是师父教的好,我从小就扎根于医术,耳濡目染罢了。”
片刻后,她眼神黯淡下来。
夏青注意到她手腕上戴着一串精致的银质镂空铃铛,随着动作发出清脆的声响,问道:“这铃铛真别致。”
“啊,这个。”箫笙摸了摸铃铛,“是……一个朋友送的。”她脸上有些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