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你休息一天,在家陪下父母,后天我来接你出去玩”。
“你想去哪儿玩”?何言有点兴奋。
“去周边逛逛吧,我看了下景点人很多,我们找个地方休闲娱乐一下”。
“最好是找个舒服的地方躺一躺,舒服一下就好了”。
“好,我找一下”。
一顿饭吃吃喝喝一个小时左右,正值假期到处随处可见的人多,两人在商城随意逛了逛,说说笑笑间往地下停车场走去。
如果让何言自己来说,每次两人饭后散步这一段都是她觉得温馨的瞬间,轻松愉悦。她自己没那么多远大的志向,只希望时间能定格在她自己开心的瞬间。
晚上九点多车子停在何言家附近的路口,何言下车,胡与的车灯照着整条路,何言脚步顿一顿,后快速往前走,一路小跑回到家,先给胡与发消息:“我到家了,你快回去吧”!
“好的”。很快胡与消息发来。
何言到家时何爸何妈都已经睡了,何妈有时出去打工,一般都是早睡。她自己轻手轻脚折腾一回赶紧回到楼上,躺在被子里想想这一路奔波见到胡与疲惫减少一半,不犹笑笑。不过,好像没看见他带那块表。眼神瞬间微微落寞。
第二天天大亮,何爸何妈在楼下说话:“空调在转啊,她肯定回来了”。
不过一会儿房门被轻轻推开。“我就说回来了吧”。听见何妈笑着的声音。
“我不是说了回来”。何言嘟囔着说了一句。
“你是说了回来,但没说哪天啊”?
“嗯,可能是忘记说了”。
“早上吃什么,我们早上煮的米茶,要换粥吗”?
“不用了,都一样”。
“那去买点菜回来,蒸排骨给你吃”。
“随便吧,我都行”。
“好,你在睡一会儿,我等下叫你吃饭”。
“嗯”。等何妈转身离开,何言彻底没了睡意,外面天大亮,何言窗帘拉着也像没拉。当初何言自己买了个蓝色的窗帘希望房间就装这个颜色,何爸非不同意,找人给何言装了粉色窗帘。
何言从小对粉色并不热衷,但父亲觉得你喜欢,那就没办法。唯一的问题是乡下质量不过关,窗帘严重不遮光,导致何言几乎睡不了懒觉。何爸算如愿了,歪打正着。
等何言起床吃饭之后,何妈带着她串门去了,从小时候他们家一直是何妈更喜欢往外跑,何爸更乐意待在家。
老家很多人都搬走了,买了房在市里定居,或是搬去村里别的地方生活。何言家附近算是比较集中大家都还住着的一些老乡亲了,每次回来大家都很热情这让何言也觉得高兴。
农村变化几乎是日新月异,以前是砖瓦平房,现在家家户户都是三层小洋房,或是北方那种四合院。从外形上看奢华壮观。
何妈带着何言去隔壁大姐家玩,大姐家两个儿子,各自结了婚,但这么多年一直在外做生意很少在身边,老大的孩子跟在大姐身边,帮忙带着,老二的孩子在媳妇儿娘家帮忙带着。逢年过节也会回来。
农村里年轻人都比较少了,像何言这么大的要不就是买房在市里或是别的城市生活,要不就夫妻二人一同在外地打拼赚钱,过年才回来,总之很少看到同龄人。
十一过节,在市里陪读的家长也带孩子回老家,陆续大家都出来了,一时间热闹非凡,大家张罗着要打麻将,都是大妈大姐大哥级的人物,何言不太想玩,难得回来,大家也都是打发时间,半推半就何言帮忙凑了个场子。
前几年何言无聊确实也会张罗打,但打麻将这事儿被何言后来总结了一下:输赢都消耗情绪,所以就不打了。
十月的天气大家晒着太阳,打着麻将,唠唠家常。胡牌了就下来让别人上去打,自己也可以歇歇,清醒下脑子。这生活过一两天简直是神仙。
快五点的时候大家商量不打了,各自回家吃饭,于是热闹过后就剩下宁静。回到家,何妈已经在蒸排骨,早在四点左右她就回家准备做饭,女儿回来父母当然开心,这会儿跟何爸一通配合,饭菜也快好了。
隐隐的,何言闻到排骨的香味,这会何妈揭开锅盖子,那是老式的大蒸锅,下面放着水,上面就放一个蒸菜的隔离片。“快来尝一个试试好了没”?何妈举着筷子唤何言。
何言从小就不吃肥肉,记得小时候跟堂哥堂姐一起吃饭,堂哥们老被长辈们说男孩子怎么能不吃肥肉,于是碗里顺势会放一块粉蒸肉,肥瘦结合,看着他们颤抖着手夹起肉不情不愿往嘴里丢,何言每次都跟堂姐两人幸灾乐祸。
长大后大家每次吃饭都能想到小时候的故事,很多习惯一直没有变。但何言可以吃烤焦的五花肉了。算进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