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教训的人,要么死不悔改,要么比旁人多想一些,应离显然属于后者,反正凡事多考虑后果,总不会有坏处。
她的想法倒也没错,就在一天前,宫中那三位供奉仙人还曾来过旭王府,可惜他们都是修道之人,对此类凡间诡事向来无可奈何,更何况他们未能在王府中感受到妖气与阴气,自然觉得旭王是在自己吓自己。
白暮舟知晓应离的顾虑,他年幼时便离开家族四处躲避仇人追杀,后来又带着素如四处闯荡,最是明白世态炎凉,所谓“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争”。
眼前这人是当朝王爷,皇室之人哪里是他们这等平民百姓可以得罪的?莫说他二叔已落发为僧不问世事,即便他二叔还是大舜国师,他也不敢仗着后台硬去得罪旭王。
人生在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与应离的心思不谋而合,白暮舟细细一想,总觉方才在景香苑那条路上所见黑猫有些奇怪,旭王府内格外干净也惹他起疑。
这王府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他还是一无所知,还有——就算知道,其实他也不大想管这档子闲事,毕竟旭王给他的印象不怎么美好。
若不是先前应离凭借过人的六感,嗅到桂花香中的血腥味和猫味,白暮舟也不敢确定王府里到底有没有妖邪之物,毕竟在他看来,旭王府真的很干净,没有滞留的妖气,更没有盘旋不散的阴气,甚至连污秽之气都无。
这种情形其实很奇怪,但凡有人居住的地方,多多少少有些污秽之气,或是从外头沾染来的,或是宅院里死去之人留下的。要说旭王府这么大的地方,没有一点污秽之气,简直是天方夜谭。
即便风水再好之地,也不可能阻断一切污秽之气,白暮舟坚信事出反常必有妖!
在他印象中,旭王府是前朝赫亲王府邸,虽说经过时间洗礼,府邸赐给旭王之前已经彻底改建,可世人皆知,当年大舜太祖皇帝打下江山之时,临安城内流血最多的地方不是皇宫,而是这赫亲王府。
前朝末代帝王即位时尚年幼,便一直由赫亲王摄政,直至帝王及冠都未能亲政。改朝换代之后,太祖皇帝首先清洗的便是赫亲王府,上上下下近千余口人被太祖皇帝下令斩杀,数量庞大的怨魂徘徊在赫亲王府内,久久不肯离去。
白暮舟之所以知道这桩旧事,只因彼时赫亲王府一众怨魂,乃是由除妖师一族擅长镇压封印之术的长老亲自镇压,这些旧事在族内藏书楼中皆留有详尽记录。
若是当年怨魂冲开封印,王府内断不可能如此平静,若仅仅是少数怨魂趁封印松动之时逃出,也不可能没有留下蛛丝马迹……
景香苑中到底藏着什么?方才所见黑猫与景香苑又有何关联?
在脑中迅速回溯有关这座宅院的旧事,他对旭王府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依然没有头绪,不过既然应离已经开了头,他便只好顺水推舟,省得应小天被这个病怏怏的蠢王爷治罪。
白暮舟暗自斟酌一番,装出几分世外高人的模样,意味深长地说道:“王爷,依白某看,您府中那幽兰苑似乎不大干净啊。”
白暮舟还不知旭王府到底发生过何事,只知幽兰苑的桂花香气中有血腥味,且这幽兰苑乃旭王妃生前居所,但这不并妨碍他利用已知的消息装得像模像样胡诌一通糊弄旭王。
旭王本就怀疑是莫岚鬼魂作祟,此时又听白暮舟这么一忽悠,登时信了八分,却没有表露出来,想先从白暮舟嘴里套些有用的话,“连宫中供奉的仙人都看不出本王府中有何不妥,倒叫你一个开棺材铺的毛头小子看出来,本王倒是想听听,这幽兰苑是怎么个不干净?”
白暮舟正寻思着怎么才能含混过去,忽地心中一跳,像是感应到什么,他猛地抬头看向旭王的方向,最后将视线锁定在旭王右肩之上。
他目光惊疑不定地闪烁两下,继而用力眨眨眼,忍着眼眶的酸胀感,努力睁大眼睛,仿佛想要看得更清楚些。
素如向来是个藏不住话的,还不等白暮舟说话,便直接脱口而出:“王爷,你肩头蹲了只大黑猫,不嫌重吗?”
旭王闻言,只觉心惊胆丧,顷刻间脸色变得一片惨白,他十分僵硬地将头慢慢转向自己方才就觉得沉重又酸胀的右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