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等你穿过就知道了,没人能拒绝夏天的老头背心。”
“......什么背心?”
“没什么,我去付钱了,你自己把衣服拿好了。”
“哦......”
两人从走进去到买完衣服出来,前后不超过十分钟,林向东提着沈彦买给自己的衣服跟在她身后继续逛时,还有点恍惚。
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有阿妈之外的人给他买衣服。
反应过来的林向东感觉心里一阵发软,他看着走在自己前面一步的沈彦,只觉得自己的脑子跟着她身后的辫子一起晃悠来晃悠去的,有些晕乎乎的。
原来这就是被惦记、被关心的感觉吗......难怪团里那些老兵总是说,成家了才知道有家有媳妇的好。
他之前听到这些话,总是嗤之以鼻,觉得他们是为了在那些光棍,或是自己这样媳妇没有随军的人面前显摆,才故意那么说的。
直到沈彦来随军以后,他才渐渐品出了每天回家家里都有人在等着自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这次来逛商场,又体验到被媳妇安排着买衣服的感觉,他只觉得跟大热天喝了冰水一般舒服,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沉浸在幸福当中。
林向东在后面反复品味着被人关心的感觉,沈彦对此一无所知。
她正惦记着周嫂子让她带的那两匹布料呢,加快脚步走进卖布料的区域。
和之前的女装区男装区有很多衣服挂在墙上和货架上不一样的是,布料区和一楼的布局差不多。
进门的两边堆着各种料子,售货员现在放满布料的玻璃柜台和货架中间,把顾客要的料子拿出来,放在柜台上给人看。
里头一共有两个售货员,沈彦站在一边看了一会儿摆出来的各种布料后,见其中一个人把面前的客户送走了,便走上前去,向她询问有没有适合孩子的布料。
售货员听了便说,孩子夏天还是穿棉布最好,吸汗又透气。
至于现在很流行的的确良,因为不吸汗,也不如棉裤柔软,其实不太适合喜欢跑跑跳跳的孩子穿。
于是沈彦就在售货员的推荐下买了两匹薄棉布,一匹是淡黄色格子纹,一匹是蓝色条纹。
这种有花纹的,要比纯色的料子贵一点,但是沈彦知道周嫂子他们家条件不差,也舍得给孩子花钱,还是选了这种有图案的。
特别是那匹淡黄色格纹的料子,据售货员说他们一共就进了三匹,这是最后一匹了。
沈彦一看就觉得这种鲜嫩活泼的颜色特别适合小女孩,当即决定买下来给杨珍做衣服穿,肯定特别好看。
买完布料之后沈彦又逛着给自己买了顶草帽,拿来遮阳用。
其实家属院供销社也有草帽卖,但是沈彦觉得百货商场卖的帽子编的更好看些,摸上去也更光滑柔软一点,带上去比较舒服,因此还是买了一顶。
接着看时间差不多到中午了,两人也逛的差不多了,便准备把东西放到车上去。找个地方吃饭。
下楼时路过一楼的点心柜台,沈彦犹豫了一下还是买了一点岛上没有的点心,准备带回去送人,再留点自己吃。
把买来的东西都放到车上之后,两人就在周围找到了一家国营饭店。
正值饭点,饭店里也坐满了出来玩或者来改善伙食的人。
两人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一张空桌子,坐下后林向东问清楚沈彦想吃什么后,就拿上粮票挤到前台去点菜去了。
开在市里中心街道上的国营饭店,没两把刷子可没法在这儿当大师傅。
沈彦和林向东两人点了两菜一汤,其中一道春三鲜据说是大师傅拿手的时令菜,每年只供应一个月的,被他们给赶上了。
菜上来后沈彦尝了尝,是春笋、菜薹和蚕豆用猪油炒出来的,确实又香又鲜,特别是里头的春笋,真是又脆又甜,沈彦尝了一口就停不下来了。
林向东发现她似乎很喜欢这道菜,尤其是里面的春笋,夹菜时就更多的往另一道菜那儿去了。
舒舒服服地吃完一顿饭后,两人步行着准备去书店。
他们经过百货商场后又走了几步,就看见了新华书店的牌子。
正是午后,书店里除了一位售货员以外只有两三个小朋友,正围在一起翻着同一本连环画。
沈彦进来后好奇地打量了一下这个年代的书店,发现和现代的书店差别也不是很大,都是靠着墙摆着快到天花板那么高的柜子,上面放着各种书本。
不过沈彦仔细看了看,发现大部分都是些红色读物,还有农林牧渔相关的技术类书籍,只有很少一部分被挤在书架最下方的书是关于文学和数理化的。
沈彦先是向柜台后的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林琳要的那本书,得到的答案是他们这里没有,可能得到省城那种大城市里才能买到。
谢过人家之后,她才开始寻找自己想看的书。
处于各种考虑,她先挑了一本宣传伟人思想的书,然后又选了一本种植方面的指导书,准备学习一下,以后好更专业地照顾自家的菜园子。
然后,她就悄悄地挪到那几个围在一起的小朋友身边,伸手往架子上拿了一本连环画翻看了起来。
这个年代就连连环画的内容都是有限制的,沈彦手上拿的这本就是讲的抗日战争中比较著名的几场战役。
她认真翻了几页,发现画的内容虽然简洁,却很生动,几笔就勾勒出战士们奋不顾身、英勇无畏的形象来。
这和她穿越前看的那些漫画书都不一样,却也自有一番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