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你可瞧好了啊,两斤半得有这么多呢,这荔枝买回去可不耐放,最好今明两天就吃完。”
沈彦没想到这位大姐会这么热心地提醒自己,也笑着回答道,
“我知道的,谢谢大姐啊,我买回去要分点给朋友的,吃得完。”
“哎,那就行,喏,拿去吧。”
确定了沈彦不是不知斤两随便乱买的,大姐也就放心了,麻利地收了钱把荔枝递给了沈彦。
提着买好的菜和荔枝,沈彦走出菜市场后又拐进了旁边的供销社。
她前不久来买毛巾时曾经遇见过有人来买一种叫白凉粉的东西。
这东西沈彦穿越前刷视频时见过,常常被用来制作各种甜品里常见的、像果冻一样的名叫凉粉的食物。
但她没想到的是这个年代的供销社里竟然就能买到原材料了。
进了供销社以后柜台后面站着的也是老熟人了,就是沈彦第一次来买东西时招待她的那位摸鱼同志,两人很愉快地打了声招呼。
沈彦说完自己想买白凉粉后,摸鱼同志,哦不,应该叫王小瑜同志,很快转身从后面拿出了一个不大的长方形纸盒子,放在柜台上递给沈彦。
沈彦拿起来一看,只见这个看上去跟放大版的火柴盒长的差不多的盒子上一边画着个穿着绿军装、手里端着装了凉粉的大碗的女同志,另一边写着“速食白凉粉粉”几个字,非常的有这个年代的特色。
这么一小盒白凉粉粉的价格并不算贵,沈彦又拿了一罐蜂蜜和一些奶糖,一起付完钱后和王小瑜闲聊了几句就告辞回家了。
说起来她和王小瑜现在也算是关系还可以的朋友了,而她们变得熟悉起来的过程也颇有几分意思。
事情是这样的,不久之前供销社又进了一批水果罐头,王小瑜竟然事先留下了几瓶,趁着沈彦早上来菜市场路过供销社时叫住了她,告诉她自己给她留了些罐头。
对此沈彦感到非常诧异,她来供销社也有几次了,和王小瑜打过不少交道,知道她是个懒懒散散,能发呆绝不干活的主,虽然分内的事情都会老老实实做好吧,但要让她像这次一样特意给人留东西、和人打好关系,那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托周嫂子的福,沈彦也算是听了不少家属院的八卦,其中就包括王小瑜这姑娘的事情。
原来这姑娘家里的条件是真的很不错,她爸是部队后勤部门的领导,她妈在市里食品厂做质检办主任,还有个也进了部队当兵的哥哥,家庭条件那是一等一的好。
作为家里的小女儿,王小瑜从小是被家里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幸运的是并没有被养成什么骄纵的性子。
恰恰相反,王小瑜从小就是个性格温吞的人,不争不抢,平时就喜欢自己一个人玩,发发呆或者在纸上写写画画。
也就是因为家里条件好,还有个哥哥护着,所以才没被人欺负过。
长大以后得王小瑜在学习方面天赋平平,兴趣也不高,听从家里的安排上完初中后又读了高中,结果第一年就遇上了大运动,学校里一下子就乱了起来。
王家爸妈担心女儿的安全,也觉得这样的学上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就让她回家来了。
在家待了两年之后就托关系给她找了家属院供销社售货员这么份好工作。
王小瑜上学早,出来工作的时候还不到十七岁,现在也才刚满二十不久,又从小没吃过什么苦,即使是上班之后也没被人欺负过,因此性格其实很单纯,有些不谙世事地天真。
她不像其他售货员那样会利用自己的工作给家人朋友提供什么便利,或者发展自己的人脉,王小瑜其实并不喜欢这个在别人眼里非常难得的好工作。
她从小到大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小人书,还尝试过自己画,但很快就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天赋。
不过王小瑜也不纠结,她就是单纯的喜欢看各种小人书、连环画和故事书,即使到现在是很多人眼里的大人了,也还是非常喜欢这些“小孩子才会看”的东西。
更因为她自己画不来,所以对那些会画画的人总是抱有莫名的热情和敬意。
就比如说,对沈彦。
王小瑜之前对沈彦的印象其实挺深刻的,毕竟这个时候像她这样花钱这么爽快的人也是不多见的,大部分人在买东西之前都是要货比三家再三斟酌的。
可以说沈彦凭借着自己的“大款”气质成功地让整个供销社的工作人员都记住了她。
也因此,在之前关于她的八卦传出来时,供销社的员工们讨论的要比别处更起劲些。
就像村口小卖部通常情况下也可以被称为村口情报站一样,作为家属院里每天人来人往的地方,这里面的工作人员又是人人都想交好的人,供销社可以说是家属院里消息最发达的地方之一了。
其实对于同事们每天的八卦活动,王小瑜一向是不参与的。
但她喜欢听故事,所以平时别人讲八卦的时候,她虽然不凑上去一起讲,却也会留个神去听她们说什么。
这次也是一样,某天王小瑜正靠在柜台边脸上一副神游天外的表情,实际上却是在听另外一个销售员和会计热火朝天地谈论着最新听到的八卦。
这次八卦的主角说来她们也都认识,就是那个刚来随军没多久,花钱十分大方的军属沈彦。
另外两个人在对沈彦为什么那么想生孩子进行深入分析,并把话题逐渐往我家远方表姐因为某个生子秘方差点丢了性命上转移时,王小瑜的关注点却和她们完全不一样。
连环画?原来她也喜欢看连环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