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容易的是,陈胜英深刻地让大家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有理不在声高。
很多时候遇到许老太这样的农村老太很容易出现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情况,人家胡搅蛮缠得理直气壮,从气势上就压制过了试图讲道理的人。
但陈胜英不一样,她虽然声音不大,穿透力却很强,在许老太嚷嚷不休的声音中稳稳地把自己说的每个字送到了听众的耳朵里,整个人站在那里的气场也很强大。
反观许老太,则一副越说越心虚,还强撑着自己外强中干的样子,完全比不过陈胜英。
周嫂子只觉得多日来的憋屈愤懑都一扫而空了,整个人跟在盛夏吃了井水湃过的西瓜一般舒畅。
她畅快淋漓地和沈彦说了半天,就见沈彦一脸微笑,欣慰又轻松,却不像自己这般激动的样子。
周嫂子停住了换头,狐疑地看着沈彦,半晌后试探地问,
“嘶,不是,彦子,你知道这事?”
“我不知道啊,一直在家做饭没出去呢。唔,不过我确实知道林琳她妈要来。”
“啊?”
周嫂子愣了几秒,很快反应过来,“这是你这家伙出的主意?”
沈彦那天和林琳说这事得时候周嫂子不在场,后来也忘了和她说,因此周嫂子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今天才被陈胜英的开场给震撼到了,激动得跑来和沈彦讲了这事。
没想到沈彦早就知道了!
林琳不可能悄悄跟她讲却不告诉自己,那只可能是因为这事就是沈彦出的主意,说不定林琳知道都还是沈彦告诉她的呢!
不得不说周嫂子不愧是三人中的老大姐,不但对两人的性格了如指掌,还敏锐地把事情的真相给还原了。
见沈彦点头承认,还有些讨好地冲自己笑,周嫂子能怎么办,伸出手指轻点了点沈彦,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也就揭过去了。
两人又讨论了一会儿这事,周嫂子便告辞回家了,时间不早了,她得回去准备晚饭了。
沈彦则一边在锅里煎鱼准备煮汤,一边想着,这林琳妈妈果然厉害,这才刚来第一天,局势一下子就逆转了!
晚饭时她兴冲冲地把今天从周嫂子那儿听来的陈胜英大战许老太的场面讲给林向东听,林向东一边把乘了鱼汤的碗挪开些,免得讲的眉飞色舞的沈彦不留神边说话边喝鱼汤会被呛到,一边时不时应和她两句。
这也是在沈彦的监督下养成的习惯,因为沈彦是个对熟悉的人分享欲挺旺盛的人,即使是今天菜园子里来了只小鸟结果被自己吓跑这样的事她也想找人说一说。
作为她各种意义上的另一半的林向东自然就成了她的分享对象之一,尤其是在晚饭时,一边吃饭一边讲些今天遇到的琐碎小事是她最喜欢的交流方式,轻松又温馨。
在部队待了这么多年的林向东以前吃饭向来是快速高效、从不废话的风格,直到沈彦来随军、两人每天坐在一张桌上吃饭后,才渐渐习惯了在饭桌上聊天这件事。
当然,性格寡言的他大多数时候都是作为听众而不是说话的人,还是在沈彦的引导下才渐渐会跟她讲些训练中或是和许阳他们在一起遇见的不涉及机密的事。
最关键的是,他终于在沈彦的几次怒视下学会了如何在她讲话时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捧哏)!
沈彦真是受够了自己说了半天后一直没听见对面的反应,以为林向东不在了或是走神时,却见他含蓄地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的场景!
点头点头他点什么头啊?自己是跟他汇报工作的下属吗,得了他老人家的认可是不是还得高高兴兴又毕恭毕敬地回去工作啊?
沈彦气呼呼地腹诽。
而林向东一开始其实并不是很理解沈彦为什么生气,只是好脾气地按着她说的那样在她说话时提醒自己记得应声。
后来发现这样一来两人的交流确实顺畅了不少后,也就有点明白沈彦的想法了——
在一段交流中总是一个人单向输出却得不到对方反馈的话,是很难长时间地持续下去的。
他并不是不愿意听沈彦和他讲话,恰恰相反,林向东很享受每天回家后有人在自己的耳边絮絮地讲些生活里的琐事。
他觉得沈彦有个很特别的能力,很多林向东觉得习以为常甚至尝尝忽视的事情在她眼里都是有趣的、鲜活的、充满烟火气的。
而这些事情从她的口中讲述出来,也会染上一层别样的生动,让林向东在严肃的工作氛围里紧绷了一天的精神彻底地放松下来。
所以他之前看上去不应声不回答,但其实听的很认真。
只是现在他也明白了,自己知道自己听的认真可没用,得让沈彦也感受得到自己的认真,她才有热情和动力对自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