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口一凉。案旁灯火轻轻一晃,仿佛也察觉了字里潜伏的意味未明。
他没有唤人,没有焚毁。那一行数字静静伏在纸上,不动声色,却似窥破了太多未来。
雍正静静地读完那封信,神色如常。字里行间礼数全无,言辞直接,有些地方甚至显得轻佻、冒失。他本不该理会此种怪谈之语,只是念及对方能道出许多秘辛,难免心生疑窦。
他将信搁置案角,想着留作备查,随后便低头批阅其他奏折,仿佛方才不过是处理了一桩微不足道的杂事。
夜渐深时,案头信纸仍未收起。雍正无意间抬头,目光一闪而过,却未再停留。屋内烛火摇曳,他静静凝视片刻,终未多言。
只是心底某处,有一点说不清的涟漪,一闪即逝。
他素不信鬼神,不信命数,更不惯被人打探心事。那信中人若再来信,自有规矩可定。
于是,他提笔。
——
沈行舟启:
前信朕已阅。笔迹尚整,言近俗常,然语多流利,倒有几分实意。
未知前信是否亲笔,言下之意亦未能明解。字中所述,朕于宫中诸事,且字迹无班,未敢轻信。
卿言“日子平淡”“人亦寻常”,朕观其语,或未真识宫闱凡俗。
若实通信之意,亦可明言所求;若为玩笑、奇谈,止此可矣。
朕素不愿多谈私事,倘若真有复信之意,可再书来。若非其然,此信止于此,毋庸再扰。
雍正元年正月初二
书于养心殿案后,夜坐时
——
雍正搁笔案上,独坐良久。
他知此事若无下文,便当作虚妄奇闻,再不挂怀。若果真有复信,且字里有实意,或可再观一观。
此人不奉君臣之礼,言辞多率性,未见妄诞,亦非轻佻。
若真如所言,愿与朕“聊聊”,或可再候一语。
但宫中之事,岂容外人随意窥探?且看其后续。
他指腹拂过纸角,思绪沉沉。
案上余香未散,两封来信尚留其上。雍正低头,目光落在其中一纸的尾端
“2025年四月二号”
他久久凝视,神色晦暗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