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特曼是个政教国家。
需要声明的是,它的皇权与教权并非此消彼长,互相克制的关系,而是相生相伴,互为友邻。因此无论内部有种何种争斗,至少在明面上,皇室与教廷都是荣辱与共。
这就导致了无论皇帝做出何种决策致使自身的威严遭受何种损伤,到最后都会有教廷一份。
维护教廷威严是圣女的使命,而按住里根三世,向来是这个使命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经年累月的长足斗争,塔莉娅已经对此任务有了充分认知:
皇帝,是按不住的。
如果不把事情办死,皇帝就会开始整活。
如果放任皇帝整活,就等于放弃其它人的死活。
——塔莉娅只好立刻开启精神审判。
这算不得什么出格的事,即便是教宗本人在这里,他也会赞同这样做的。如果牵扯太多人,那就推出一两个叛党来担演祸首,释放无关的人,清除碍手的人,赦免可用的人。面对工作塔莉娅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这次危机和从前的也没有区别。只是好友那边或许有些麻烦,但也没关系——就现阶段而言,塔莉娅仍有充足的把握能把她捞回来,虽然可能留下些后患,但如今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不过话又说回来,或许那些后患本就是躲不掉的。
塔莉娅并不担心在这场庆典中找不到柏妮丝,她看见的命运说时代在此交汇,几个各执己见的未来错身而过,蜿蜒向前又绞作一团,时代没放过任何一个想要从中逃离或是脱颖而出的人,它像一个孩童手中的画笔,沾满了各种颜料却放进同一个杯中清洗,最后所有的颜色混为一种晦暗的脏污,于是人们就徘徊在污水搅起的漩涡之中,互相浸染又纠缠,再也分不清谁是谁。这就是命运,她正是为此而来的,柏妮丝更无法逃离。
只是同样面对难题,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手牌想出不同的解法,好友虽有急智,能利用的东西还是太少了,她总想着要置身事外,根本没为自己积蓄过对局的底牌,就算有一个做圣女的朋友摆在眼前,也从没伸手试图攀上一点好处。
再送她一点帮助吧。
此时此刻,的确没能逃离的柏妮丝自然不知道塔莉娅的这个打算,如果她知道,一定会尖叫着阻止,可惜如果塔莉娅打定主意做事前会给人留下阻止的机会,那或许就不是塔莉娅了。
柏妮丝正咬牙切齿地执行自己的计划。
没有办法,错过海柔尔本来非她所愿,可既然机会已经过去了,更要把握住自己的争取来的东西。
她按下焦灼,打开字幕观察周围的异动,总算发现了些蛛丝马迹——果然,教廷预备在这庆典上开启精神审判。
柏妮丝知道精神审判是什么——教廷为剔除异端发动的精神检测法术,只能在祭坛展开,法术开启后在场所有的不虔之人都会显出异状:头晕、发汗、目光呆滞、面色苍白,如同经历了不可言说的恐惧,紧接着光之囚笼便会从天而降,将其牢牢束缚,铐上枷锁。这就是她目前所知的,尚不清楚这个法术的原理是什么。在听塔莉娅描述时,她没忍住联想到了自己——一个在魔幻世界依然冥顽不灵的无神论者——法术会如何裁判呢?或许一律判做异端吧。想到这点时,她露出了什么样的表情呢?似乎是微妙地无奈,带着隐隐的忧虑,因为塔莉娅在看见她的表情后便安慰道不虔也未必就是异端,真理会对受蒙蔽之人施展它的仁慈。再者,若无特殊情况,教廷也不会随随便便就开启精神审判的。
想必现在就是那个特殊情况。
这并非无端猜测,自从叛军领袖为她带来外面的情况那天起,她就产生了这个想法,并从这几天的异动中加深了怀疑。
一两件的意外,可以说是一种不幸,而大规模的意外事件,一般人们称之为阴谋。
应对异端分子挑起的阴谋,教廷势必会开启审判,这正好就是她要利用的。
与塔莉娅的忧虑相反,她是奔着精神审判来的。
但精神审判的范围本就可以覆盖整个胜利广场,如果只是为了迎接这个,倒也没必要专门绕到祭坛这边来。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
那天柏妮丝躲在楼上偷听半天,所听到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小红帽去牵制某个人,为叛军争取施术时间,而听描述,这个需要被牵制的人似乎就是教廷使者艾维斯。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要为什么法术争取时间?
艾维斯并非专攻法术的技术人员,至少柏妮丝从未听说过他的法术造诣在神职工作者中有多非凡,不会存在某种施术迹象只能由他发现的情况,而在安全维护方面,教廷也并非离开使者就不能转动。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专门拖住艾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