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校尉昨天的反应,他应该是知道侯府被抄一事的,毕竟他一开始就认出了章云烽,也并不意外章云烽活着。否则他起码会疑惑一下章云烽怎么从京城跑到这里来了,身边还跟着一个江湖人。
但校尉没有,他非常坦然地接受了“常年呆在京中,还胸无大志的小世子突然出现在了边疆”这件事,一句也没有多问,甚至还有闲心配合他们俩演了一段,一直到章云烽沉不住气了才表明身份。
在校尉拉开抽屉,去取余止戈的印信时,关雁门又扫了一眼那个抽屉,里面并没有地方将领给皇帝上书时,专用的奏折纸。
而这所谓的“校尉府”,除了这间待客间兼议事厅,就只有一个房间。关雁门溜达来的路上绕到屋后去看了,那房间小得很,里面只有一张行军床,床底放着个空木盆,连个柜子都没有,更不像是放了奏折纸的地方。
整个校尉府连张写奏折的东西都没有,说明从章云溯战死,一直到现在章云烽来到阳关口,一个月的时间里,阳关口没有上书过。
或者说,不止是这一个月的时间里。
这里的将士们,应当是从来不向朝廷上书的。
想起自己离开寨子时,师父给自己讲过的朝堂秘辛,关雁门在心里叹了口气,心道师父说得对,章家掌虎符四代,声望极高,这里的将士百姓,怕是早就只知镇北将军,不知朝廷帝王了。
被关雁门一句话捅了心窝子,校尉脸上青红交织,最后只能讷讷道:“我职位低下,人言微轻,就算上书,也改变不了圣意的。”
关雁门轻哼一声,不置可否。
章云烽装了半天死,见气氛稍微缓和一些,赶紧出来打圆场:“余叔,就听关大侠的,她常年行走江湖,比我们更知道如何应付刺客。”
想起关雁门雨夜里一人一马一刀,从众多刺客中杀出一条血路,带着自己这个拖油瓶逃出生天的飒爽英姿,章云烽又补了一句:“而且,关大侠真的,特别厉害。”
章云烽这个“特别”还专门加重了语气,话音里的崇拜之情都要溢出去了。
听章云烽这么说,校尉赶紧就坡下驴,生怕关雁门再逼问他一句,把他老底都掀干净:“那就按关大侠说的来吧。”
见校尉松口,关雁门将刀插回刀鞘,又在章云烽给她拖过来的条凳上坐下。
校尉长出一口气,等章云烽也坐下后,他搓了搓手:“二位先坐,我去看看饭好了没有。”
关雁门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此刻已经消了火,把刀拄在身前,点头说了“多谢”。
边境艰苦,吃得不算好,校尉将几个木食盒端来时,还担心章云烽和关雁门会不会吃不惯,小心翼翼看了他们好几次。
章云烽察觉到了,将盒子放下,慢条斯理喝了一口茶,真情实感朝校尉道:“厨子手艺很好。”
校尉失笑:“我们这儿哪有什么厨子,几个战场上下来的老兵罢了,被伤了腿脚,行动不便,也干不了别的,就安排在了厨房,权当炊事兵用。”
章云烽一顿,垂眼看着盒中发黄的蔬菜,用筷子尖戳了戳,抬了一下嘴角,露出一个略显苦涩的笑:“老伯们手艺不输宫里。”
几人吃好,校尉安排的马和士兵已经等在门外,那士兵正是昨天在门口接他们的大眼睛守卫。
校尉拍了拍大眼睛守卫的肩:“高用,小伙子身手很好,也常在阳关和檀口之间送信,跟檀口的弟兄们也熟,二位大侠就跟着他走。”
高用听上司在外人面前夸自己身手好,耳根子发红,脸上却保持着一本正经,朝两人一拱手:“二位大侠好。”
章云烽的身份暂时还要对外保密,校尉对外人都说的章云烽是关雁门的师弟,只不过章云烽主攻医术,所以身手一般,城中知道他们的士兵们本就不多,章云烽本身长得有几分文气,竟也没有人怀疑。
关雁门和章云烽都知道多说多错,也没有寒暄什么,几人将东西都收拾好,就上马出发了。
一路上倒是很平稳,也没有遇到刺客,看到檀口城头上旗帜的一刻,关雁门和章云烽都松了一口气。
高用跟檀口的守卫确实熟,也不知道他跟守卫说了什么,不消片刻,守卫就嘻嘻哈哈拍着他的胳膊,挥手让关雁门和章云烽进城了。
“那二位大侠保重,”高用一边说一边伸手握住马缰,“我就先走了。”
还不等关雁门和章云烽点头,地面忽然震动起来,如同巨石叩击大地,远处传来巨大声响,关雁门抬头,见方才还透蓝的天空忽然昏黄一片。
她心头猛然一跳,转头看到身侧章云烽拧着眉,已经踏上马镫的高用连滚带爬地从马背上翻下来,几个守卫也瞬间收起了脸上嬉笑神色。
悠长的号角声在此刻响彻天地,一声一声,从远到近,越来越急促,如催命一般,将所有人的心都吊了起来。
一个披着铁甲的士兵高举着大旗,飞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喊着什么。
听清他喊话内容的一瞬间,关雁门猝然一惊,悬吊着的心脏重重下落,几乎要砸穿她的胸膛。
那士兵喊的是——
“正门敌袭,全军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