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在青绿色的河道上走了两天。
停泊过几个码头,都是在阴雨天里。码头上修葺着长长的石阶,台阶一级一级地挤着簇着,边角在经年累月的雨水和踩踏中变得圆滑。
人踏着小碎步沿着石阶爬上去,因为雨,因为湿滑,踏那些步子的时候小心翼翼得像是踩在鸡蛋壳上。爬上去就是到了围着栏杆的堤岸边,怎么样也要回望一眼,看看刚才盛放过自己的船。
我就是这样倚靠在栏杆边上望着河道和船发了一会儿呆。船要在这个码头停大半天时间,有足够的时间下来休整。
船上的生活局促。
其实船舱算得上宽敞,但可能是因为总摇晃在水上踩不到实地的缘故,难免让人有逼仄之感。
小城真是小,从码头过马路就是商场,转到商场背后是小吃街。商场很有80年代国营的气息,透过大门看进去,连柜台还是老式的。
我在小吃街上随便找了个店坐下,点了碗鸡汤米线,多加两勺辣油,在湿冷的天气里把自己逼出一头薄汗。又要了一罐冰可乐,叩开拉环,一口气喝掉一半。
爽快。爽快完了有点发懵。
“妹子,自己出来旅游啊?”
下雨天店里没什么人,老板一边剥蒜一边和我搭话。
“哦,出来转转。”
“来我们这里有什么好玩的?怎么不去上游的山城或者下游的宜浔?这里这么小,没什么好玩的嘛。”他说着又想起什么似的,自圆其说道,“哦我知道了,你是乘游轮的吧?也好也好、沿途看看。”
我笑笑,没再搭腔。
哪里真是冲着好玩呢,不过是出来躲事儿的。躲的是家里那堆有后妈就有后爹的烂事儿。
一个星期之前,我因为没处可去,就从山城码头随便找了个游轮上船,一路顺江下去。省心的是一路都不用计划去哪儿,船停我停,船走我走。
今天停靠的这座小城叫子规江,名字倒是好听。
子规是指那种杜鹃鸟吧?这名字挺适合这儿的,烟雨朦胧,看着就有点忧伤。
我又在店里坐了一会儿,雨渐渐停了。距离开船还有三个小时,船上其他人刚才好像有些也下了船,现在都散得不知道哪儿去了,我无从得知别人都是怎么打发时间的。
看了眼店门口稍显空旷的街,摸出手机试探着叫了个网约车,在这小城居然真的有人接单。我结了饭钱出来,在路边看到那辆银灰色的车刚刚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