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她不愿早早出嫁,就算她的心悦之人并非齐衍之,可为了谢氏宗族,为了父亲,她也得嫁!
翠林看穿了她的心事,小跑着跟上小姐的脚步,压低声音问道:“小姐,老爷既然如此看重齐公子,想必他必有过人之处。再加上方才齐公子说对小姐你青眼有加,非你不娶,此份真情令人动容,小姐又为何愁眉不展?”
“翠林,若是齐衍之所说都是真的,我自然不担忧。可你还记得,他第一日冒雨来府中长跪不起,只求父亲收他为门徒时说了什么吗?”
翠林皱眉,不知此话何意,“小姐,齐公子说此生只愿尊老爷一人为师。这话,有何不妥?”
谢景文自嘲一笑,脸上满是落寞,“陇西郡王之子,再不济也不会远走会稽,入赘世家。齐大哥钟情的哪里是我?分明是父亲和谢家。外姓之人要留在谢家,怕也只有结亲这一条路可走……”
她又怎会不知,齐大哥敬重父亲,对父亲的这番明里暗里的许亲安排,他又怎么会回绝。
翠林怔在原地,她脑子里转不过弯来,疑惑地自言自语着:“老爷?”
听小姐这番话的意思,齐公子难不成喜欢的是,老爷?
推开房门之时,丽华已经候了许久了。
“小姐,永宁郡小伯爷那里有书信传来。”
谢景文转瞬便将刚才之事抛在脑后,眸光亮了亮,“快拿来我瞧瞧!”
安逸虽拿着她给的圣上亲赐的玉牌,可若是圣上有心赶尽杀绝,这块玉牌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回京的这一路,全凭凤栖阁相助亦是凶多吉少,况且之前安逸自出了永宁郡驿站后便杳无音讯,生死未卜……
翠林轻轻划开信笺,在烛火上照映了片刻,又用小伯爷特制的金箔水喷了喷,这才显出几行字来。
“文君亲启:永宁郡内乱已除,唯恐圣上猜忌,暂避于凤栖阁。”
丽华不解道:“又是凤栖阁?”
谢景文将纸上的话反反复复瞧了许多遍,指尖捏得发白,她蹙起眉头解释道:“凤栖阁乃是天下第一阁,阁中子弟无数,分布在大祁、梁国各郡,就算是当朝皇帝也要给阁中三大宗师几分薄面。”
“可如今安家老小在上京为质,安逸虽能暂避于此,却不能不顾家族安危,一辈子躲在凤栖阁的羽翼之下。要想让圣上消除对他的猜忌,平安回京,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她朝窗外望去,这几日立秋又正逢月圆,也不知安逸一人在外过得如何。倏尔,一丝微弱的火光映入眼帘,谢景文警觉地眯起眼睛仔细眺望。
那是,小红楼!
丽华和翠林两人也察觉出了些异样,齐齐望去。
“小姐,小红楼走水了!”
会稽红楼乃是文人骚客附庸风雅之处,举世闻名。可鲜有人知会稽还有一处小红楼,是洛水阁招待出手阔绰的贵客之处。小红楼门庭不加装饰,朴素破落,可里面却别有洞天,同红楼相较,亦是无出其右。
谢景文眉头紧蹙,小红楼当初选址时还是她亲自确定的,之所以选在会稽之东的破落处,一是洛水阁做事须得掩人耳目,二是从她厢房仰头望去正好能瞧见小红楼。
若是小红楼因今夜走水引人注目,那她们就要舍弃小红楼,另寻他处了……
“翠林,你留在这儿应付老爷,若父亲来了,就说我今日睡得早。丽华,你同我走一趟!”
“好!”“是!”
谢景文尚未来得及披上披风面衣,便同丽华形色匆匆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