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经有赐婚的想法了,如意知道他心意已决,对华琛道:“若要论百姓看法,肃王大败狄厥,收回甘州,恐怕比庸碌无为的晋王更受臣民拥戴。”
华琛知道她为何不喜晋王,不好当着秦昱的面讲这些事,又说:“就算晋王不合适,也有其他宗室子弟可以过继,立一个反贼为储君,岂非昭告天下造反就可以当皇帝?此举于江山社稷不利,臣请皇上收回成命。”
“将军多虑了,不是谁都有肃王那样的本事,朕自当为社稷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至于以后的事,自有后人去管,不是朕该操心的,此事朕意已决,将军不必多言!”
秦昱转身往龙椅上走去,给皇后使了个眼色,又坐下道:“朕听闻肃王与令嫒年龄相仿,想做这个媒人,将军以为如何?”
“小女任性,恐担当不了太子妃的重任。”华琛十分无奈。
如意过去扶着秦昱,心虚地不敢看他,她不知道他给秦恒和华瑶赐婚安的是什么心。
秦昱笑道:“女儿任性些无妨,在家有父母宠着,出嫁有夫君宠着,这才是福分,回头朕召肃王回来,让他们两人相看一下,如何?”
华琛道:“皇上有所不知,当年废太子谋反,是臣带兵诛杀的,臣与他有杀父之仇。”
“当年的事朕听说了,废太子起兵谋反是事实,将军是奉先帝的命令平叛,没有做错,要怪就就怪废太子,怨不得旁人。”
秦昱笃定要做这个媒,又说:“将军劳苦功高,朕很感激,恐将军有所顾虑,所以才要做这个媒,让两个孩子结亲,将军以后便是他的岳丈了,日后多帮帮他,过去的事他不会计较的。”
华琛明白他主意已定,他的反对并没有太大用处,而且华瑶瞧不上别人是因为她喜欢秦恒,他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如意见华琛为难,说道:“臣妾是他的外孙女,这样赐婚,辈分是不是……”
“怎么?将军这是要同朕论长辈?”秦昱的语气颇有些不快。
“臣不敢!”华琛闻言立刻跪下。
“那就这么定下了,等肃王来了长安就让他们二人见见,没问题朕就赐婚。”
华琛无奈谢恩。
及至出了北宸殿,到了没人的地方,华琛才忍不住对皇后道:“他要立秦恒为储,你为什么不拦着他呢,我不是跟你说了,过继宗室幼子吗?”
如意委屈道:“外祖父倒是劝阻他了,拦住了吗?我说想过继幼子,他不同意,说幼子坐不了那张龙椅。”
华琛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明白秦昱是不放心他,怕他挟弱擅权,故意找秦恒来辖制他。
如意看他忧心忡忡的模样,宽慰道:“外祖父不用担心,刚才皇上不是说了吗,您是奉命办事,当年的事要怪就怪先帝和废太子,和您无关。等肃王进宫,我去跟他说,他要敢动你,我第一个不放过他。肃王是个明白事理的,我们帮过他,他会感恩的。”
华琛叹了口气,摆手让她回去,转头离开了。
若不是逆贼遗孤的身份,他也挺喜欢秦恒的,也想过招他做女婿,可他诛杀了废太子是事实,秦恒继位后,真能放过他吗?
如意服侍秦昱用完汤药,随后回了元仪殿,思来想去,还是亲笔写了一封让秦恒来楚都的书信,交给姜姝让她用金雕送出去,并未提及赐婚一事。
姜姝心有顾虑,问道:“皇上当真想立肃王为太子?不会有什么阴谋吧?”
如意说:“应该不会,就算有阴谋他也得来,见见世面。”
她原先也担心秦昱的用意,但是今天看了他和华琛对峙,她忽然理解了,他应该是真想找一个能牵制住华琛的人,所以才要给秦恒和华瑶赐婚。
……
朝廷过继的圣旨传到凉州,秦恒立刻去了一趟甘州,将这个消息告知给了青叔他们。
“宫里没有皇子,过继你岂不是……”
要传位于他?
丹阳捂着嘴没说的太直白,捧着圣旨颇觉诧异,又道:“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我感觉里面有诈,你别去。”
谢行也道:“我觉得丹阳说的对,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你最好别去。”
秦恒看向青叔:“我想去!”
青叔没有说话,放下茶盏起身出去了。
谢珣说道:“你知不知道楚都对你来说有多危险?万一你有不测,我们这些人怎么办?”
“如果我有什么不测,朝廷肯定不会放过你们,东躲西藏不是长久之计,最好是联合曹将军一鼓作气打到楚都去,推翻朝廷取而代之。”
丹阳道:“如果你回不来,我们就带兵杀到楚都去,给你报仇。”
秦恒没再说话,也起身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