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兄弟当中,再没有如胤祐一般这样为他尽心尽力,死而忘己了。
“直郡王,就算小七再有错,圣驾在前,岂容你放肆,你是要做皇阿玛的主吗?”
胤礽压不下这口气,站起来指着胤褆的鼻子就骂。
于公,他是太子,本就有管制诸位兄弟之权,于私,哪怕不算他与胤祐之间的感情。
一个年富力强的大哥和一个出生就身有残疾的弟弟,他怎么也偏向不了胤褆。
“皇阿玛,小七的身体您是知道的,平日里再是性情活泼,但到底底子是虚的,当年可是差点和小六一起去了的。”
“殿下,直郡王自幼便对臣弟毫无怜悯之心,若不是皇上在前,打杀了臣弟也不是稀奇事。”
胤祐跪坐在地上,阴阳怪气的同时也不忘拉了拉胤礽的裤脚,示意他不要说话。
然后随即深吸了一口气,照旧以他一贯的口吻附和着胤礽说了一句。
“皇上,请容臣禀情。”胤祐抬了抬手臂,拱手就直接与康熙对话。
他可没忘了今日到底是来这儿干嘛的,他可不是来挨打的。
“臣今日在朝会,以及往日在朝会上对直郡王参奏之事,皆是历有佐证,若有半句虚言诬告。”
“汉人都说,天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臣虽然没读过几本书,但若有半分虚假,天日昭昭。皇上只管把臣圈到宗人府,余生不得出,臣半句冤枉也不叫。”
“臣是您的儿子,大清的皇阿哥,参奏些据实的折子,尚且要在您的面前直面直郡王的狭私报复,由此可见,不知道朝堂内外,到底有多少事儿能被他直郡王压下来,请您明察。”
“臣这辈子,做事一向问心无愧。”胤祐掷地有声的保证。
“就是不知道直郡王,是不是问心无愧了。”
这话倒是不错,胤祐这辈子真是响当当的敢作敢当,风风火火的赤诚炽热的性子,起码他外在表现出来的是这样的。
胤褆被胤礽和胤祐两相相加,一顿抢白,一句话说不得,他也没有个帮手。
这殿内跪着的,老三老四一向与太子走得近,老五是个万事不管的老好人,从不站队,剩下个老八,打小就被老七那个阴损的吓得不轻。
真真算得上是孤立无援。
一想这儿,他心内就不禁心酸一片。
“皇阿玛...”
直郡王抬手要说话,就被康熙一摆手不许了。
“好了,你年纪也不小,没事儿与底下的弟弟置什么气,老七就是那么个狗脾气。”康熙懒得给儿子们断官司。
儿子太多就这一点不好,小的时候打架,长大了吵架。
若是他对前几个儿子尚且有点慈父之心,后面的就有点当宠物了,喜欢但是又不对儿子那种喜欢。
但对小儿子也有点慈父之心,就很矛盾。
最吃亏的就是大不大,小不小的。
胤褆一直在兄弟当中算得上得宠的,虽然阿哥爷说这话好像是后宫争宠的妃嫔一样。
但事实就是如此,他是康熙第一个能站得住的儿子,康熙也算对他寄予厚望。
从他的乳名就能看出一二。
“保清”
再牛的皇帝要面对后继无人的问题也要低头,毕竟胤褆如果算上之前夭折的哥哥,他得行六。
“老七冒犯你,你踢他一脚,扯平了,至于老七上奏之事,朕自会安排人查看。”
“没人能冤枉你,要想不被参奏,自己做事就小心谨慎些。”
“你若行事谨慎,老七参你就是构陷亲王,自有宗人府等着,需要你与他在殿前辩驳?”
“这么大的年纪了,大庭广众和低下的弟弟吵架,口不择言,像什么话,回去闭门思过。”康熙摆了摆手,对胤褆的行为先做出了处置。
莫说在这宫里,就是满京城只要他想知道,什么话他不知道。
胤褆和胤祐吵架早就有小太监在一群阿哥来之前给他学个分明。
康熙自然生气。
胤礽有些喜爱男宠的事情的他是知道的,他下令封口倒不是生太子的气,只是一门心思认为低下的贱奴带坏了他的好太子。
这种有碍名声的事儿,康熙自然就是处理了胤礽喜爱的太监,也下了令封口。
没有人胆敢违逆一位皇帝的命令。
虽然宫内心知肚明,但在康熙的严令下谁敢开口。
胤褆是怎么知道的。
康熙细眯着眼睛,看着直郡王,又像透着他去看他的母亲。
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