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30章 群英荟萃

第130章 群英荟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日初雪,一干人等聚在荣庆堂陪老祖宗说话。只宝玉行坐不安,却是打着赏雪赋诗的主意。他们这群中二少年,学文人雅士结了诗社,几场诗社办下来,得了数篇佳作。宝玉一时兴起,亲自写了扇面传扬出去,极为得意。古人有红泥小火炉,他怎么也得攒个局凑热闹。

如前文所言,诗跟其他艺术一样,都很吃灵气。王喜凤正经小镇做题家,应试教育的产物,尽管有数次才女光环加成,于作诗一途依然只能说是规规矩矩,毫无新意。故而,海棠诗社成立时,也没人想起她来。

不过,还没等宝玉攒局,李纨便兴冲冲地邀了众人至稻香村,共同商议起赏雪作诗的活动安排。对于小伙伴们的高雅兴致,王喜凤表示赞赏,并立志做个在一旁鼓掌的人。下场大可不必。

当然,就他们这种促狭劲儿,芦雪庵搞联诗,不仅考才华,还考临场反应,难度又上一层。哪怕她勉强下场,也是个围观的命,明显跟不上节奏嘛!

王喜凤跟着听了个热闹,随后打发翠缕给李纨送银子。

史家虽说大不如前,该给的月例也不少她半分。她日常没有额外花销,家中下人少,先前又时常住在荣庆堂,赏体面些的下人多半是些戒指头花簪环等。这些东西每年无论是史家还是贾家都不会落下她,许多用不上的都拿来赏人。粗使的更不用银子,抓一把铜板够够的。

周嬷嬷听翠缕嘟囔了一句,开口道:“这位大奶奶倒是个精细人。”

王喜凤并不搭理她们之间的眉眼官司。李纨找她凑份子,无论是当她是自己人,表示亲近;还是当她是冤大头,赚一分是一分,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她在这里住着也不是三两日,论熟悉度和归宿感,比林黛玉还强些。不过是一次半次的份子钱图个开心,又不是给不起。等过了年,诸事繁杂,谁还有闲心搞诗社呢?

划水大王依然靠划水将战场让给了才华横溢的旧人以及继往开来的新人。相对于这些在大观园里异常活跃的小姑娘们,她反而对那个清冷孤高的妙玉有些好奇。

书中有手段的,除开警幻仙姑,空空道人渺渺大士,马道婆等,唯有继承了师父推演衣钵的妙玉令她有些好奇。只是这姑娘平日里深居简出,能让她卖面子的人屈指可数。王喜凤也只是好奇,生活并没有赋予她攻略大boss的一腔孤勇。

宝玉便是那屈指可数的数人之一。栊翠庵里红梅开的正好,众人便将折梅的任务交给了他。妙玉也是个妙人,见宝玉来讨红梅,干脆给府中诸人都送了一枝。史湘云白得便宜,回房便让翠缕取美人斛来配,和着淡淡的清香,连心情都诗情画意起来。

说来,插花也是门艺术。花卉和花瓶如何搭配,花枝如何修剪,花型如何固定,桩桩件件都是审美与技术的结合。

众人对于此等意外的惊喜跟王喜凤的表现差不多。也就是碎片化的时间多半拿来折腾这枝花的程度。北方的冬天,一片萧瑟下的红梅映雪,是何等盛景!便是贾母,过了一夜依然对红梅热情不减,待孩子们来请安,她老人家还问起惜春的绘画进度,强烈要求将前一日宝琴带着丫头捧着红梅花踏雪而来场景给画上去。

惜春本来就一个头两个大,只恨自己为何不早些将画完工上交。如今老太太一天一个主意,她这副画还真有些填坑太惨不如躺平的遥遥无期感呢!

还不等惜春感慨完,老太太的任务又来了,却是大家齐上阵,给元宵节准备些雅俗共赏的谜语。这个活动算是学元妃娘娘而来,取个上下同乐、阖家团圆的好意头。

虽说当初只有贾政透过谜底看出这一辈的儿女们心思都有些跑偏,无奈这个时代并没有父亲教导女儿的先例。便是他的好大儿宝玉,如今也懂得审时度势抱大腿,一言不合就到贾母身边装傻卖乖,只求不被请家法。唉!

李家的姑娘们家学渊源,四书的典故如数家珍,谜语也是以这些为主。薛宝琴常年随父兄出门在外,大好河山见了许多,写的十首隐喻俗物的怀古诗更是引人入胜。众人议论纷纷,久久才散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