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36章 环环相扣

第136章 环环相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冯紫英被列为红楼四侠之一,大概是有股子豪爽气的。年少轻狂的时候也没少约一帮纨绔声色犬马,爱交朋友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或许是这种性子适合在商海遨游?所以续作里才跟个掮客似的搞推销。

男人无论爱玩还是爱搞事业,归结起来都有一个结局:不怎么着家。冯紫英年纪见长,冯唐对他寄予厚望,自然压力也陆续给到位。这位踏入人生新境界的新郎官有自己的节奏。

王喜凤的婚后生活说表面上看着井井有条,很有个搭伴过日子的态度。只是上头有个不怎么好亲近的上司,出门比在史家还费心。哪怕她自身也没有什么需要出门的大事要办,这样的束缚还是有点败兴。

书中没提冯家如何,有没有在清理勋贵的大潮中被牵连未可知。出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王喜凤总不能一如既往得过且过。

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让女眷们对于时事政局缺乏了解,信息来源更是无从谈起。王喜凤纵然想了解都没有很好的渠道。她只能趁着帮便宜婆婆打下手多琢磨各家往来的礼单,再理一理冯家的亲友脉络,看看其中是否有什么端倪。

周嬷嬷并不知道其中关窍,见她一副醉心讨好婆婆的样子,旁敲侧击地劝了她好大一通。无非是不要表现太过,以免婆婆怀疑她想插手管家权;又或者管家倒在其次,子嗣才是关键,不如好好调养,早日给冯家添个长孙,啥都有了。

王喜凤琢磨着,难不成周嬷嬷陪嫁过来还有催生这样的KPI要完成?

从古人的生存法则来讲,这也是每个花季少女步入婚姻后的必由之路。每个人生下来就肩负着繁衍子嗣的历史使命,留下自己的血脉仿佛是刻在DNA中的本能。

王喜凤也不知道后续是怎么个走向。不论冯家倒不倒霉,她都会因娘家出事而遭人非议。该说不说,过这样的日子她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从本质上讲,但凡不涉及到宅斗宫斗那种动不动要命的剧情,她都很有信心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Flag立好,心理建设也做的差不多了。

便宜婆婆跟王夫人差不多的心思,将她当低配版的凤姐来用,不过交给她的都是些琐事,人手依然是冯家的原班人马。王喜凤权当这是一份用来调剂生活的临时工,随着冯家的旧例便是,从来自作主张。有人在上面可以请示,干嘛要费脑子自己想?毕竟一个月就那么点月例,真不值得她发挥主观能动性。

这种工作态度在社畜时代只怕早就被劝退了,可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这真的能让上级看到你的顺从甚至是臣服。当婆婆的再想挑刺,遇到这样早请示晚汇报半点不逾矩的媳妇,也只能捏着鼻子点头。

王喜凤自认为是个很随和的人,凡是不与人计较,做事也规行矩步有商有量,将苟这个字贯彻的很彻底。若这样都还让人容不下,再把脑子拿出来想辙吧。

贾府真的没让她失望,不过半年的功夫就风雨飘摇。王喜凤虽然出不了府,至少有消息传进来。虽说她不一定脑子发热冲动行事,但冯家断然不敢冒险,果断走怀柔路线,让冯紫英时不时传些消息给她。

冯家其实也左右为难。他们暂时自保不难,难的是如何不被有心人猜忌。小鞋穿起来谁都受不了。也不知贾家造了什么孽,让上面忌惮至此。满门不成气候的子孙都没保住这座敕造的国公府邸。

史家与贾家还有着一层关系,断然不敢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施以援手,生怕这样的动作被人过分解读。谁都能硬着心肠撇清关系,偏王喜凤顶着史湘云的壳,总不能罔顾这一段难得的祖孙情。说实话,若不是有贾母时时想起她,史湘云还不知道被冷落着变成什么样子呢!

王喜凤亲自回贾府自然是不可能。即便是派人去,也不敢明目张胆碍人的眼。冯家甚至传出了史湘云在佛堂为长辈祈福的话,在根子上杜绝了有人上门求救的可能性。男人嘛,都觉得女人性子软,尤其是对娘家没啥底线,真为了娘家逼着婆家出面周旋,双方就没有缓和的余地了。

大族就是这样,面子功夫有时候真是为了充一充面子,可一旦做了,就不止是面子。冯家说史湘云在佛堂,那王喜凤必得在佛堂待一阵子,跟禁足了似的。既然为长辈祈福,抄经跪经是必须的,戏要做全套嘛!

行吧,这已经不是迫于形势虚与委蛇了,这是扎扎实实的进佛堂。无论当初的打算为何,王喜凤身体力行是真的,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也是真的。这跟冯家翻脸无情关史湘云禁闭有何分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