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43章 贪多嚼不烂

第143章 贪多嚼不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蓉大奶奶顺利熬过严冬,府里都觉得这病大概能慢慢养好了。无论是病人还是体弱的人,冬天都是个坎,熬过去就又是新的起点。

刚刚过去的新年,跟往年并无不同。只是关键人物心思各异,便也体味不出年节欢喜的气氛。尤其是凤姐,本来年节下就忙的马不停蹄,真怕哪天一睁眼就是东府传来的噩耗,那就真该叫天天不应了。

贾母照例接了史湘云来贾府小住。宝玉爱闹腾,跟史湘云也是打小的交情,姐妹们一处赏花斗草淘花汁子做胭脂,总算有了点春日蓬勃向上的朝气。

说起胭脂,不得不提贾府的买办。胭脂水粉这些都是府里统一采购再下发各房,经过层层捞油水,能买到的货色可想而知。偏偏这注重形态仪表的世道,连王喜凤这样的未成年都要涂脂抹粉以示庄重。

要不说贾府的姑娘们穷呢,虽说衣食住行都是公中出,可想用点好的就得自掏腰包,二两的月例还真不经花。

在扬州高乐的贾琏时常来信汇报工作进度,每每都是林姑父还在调养中,黛玉一切安好之类宽慰人的话。凤姐看着来来往往送信的小厮,恨得直咬牙。她也想收到贾琏的家信,可惜这个琏二爷写信都是给贾母的,丝毫没有给她的体己话。就算私下有话要说,也是小厮传达,顿时失了味道。

而自打史湘云来了,王喜凤的应酬少了许多。只因云妹妹是个爱串门的,尤其喜欢往梨香院跑。这大概是继贾环之后的第二个宝姐姐粉。临近端午,史侯府遣人来接,史湘云才恋恋不舍辞别众人。

赵姨娘对此也有话说。她嘴上不敢对探春指手画脚,私下却跟贾环嘀咕抱怨:三姑娘若是跟这位史大姑娘一般性情,估计早就哄得太太高兴。三姑娘日子好过了,她们也能沾点光不是?

贾环对这个日常见不着面的亲姐姐没啥正面印象。主要是王喜凤比较擅长端水,给兄弟姐妹们礼尚往来的时候一视同仁,并不会因为宝玉是嫡出就金贵些,也不会因为与贾环一母同胞就偏爱些。这完全不符合赵姨娘的期待。贾环从小被赵姨娘耳濡目染,多少会受些影响。

这些东西对王喜凤而言无伤大雅。毕竟,想改变一个人的成见太难了。只要没到引发质变的程度,多一点少一点有多大差别?再说了,血缘决定了他们天然就是一派,只有互相借力,哪能自乱阵脚?

王喜凤对当前的生活状态基本满意,没谁搞事情,学业按部就班,只是三春的住处紧张些,她总担心琴声扰人,练习时间不太够。练琴不成,打谱还是可以的。王喜凤搜罗来的琴谱里,那些有别于现代曲风的幽幽古曲,听着颇有些出尘的意境。

据说早早入宫的元春正是个习琴的高手,她的大丫鬟就叫抱琴。可惜这位金凤凰基本活在口口相传中,因这些年在宫中境遇不咋样,王夫人忧心不已却又束手无策,府中人也不敢太过放肆,怕触了太太霉头,只私下感慨一句半句。

三姐妹各有各专情的爱好,倒也彼此相安。

孩子的睡眠质量可能都是那种雷打不动的,反正王喜凤并没有听到半夜云板响起的声音。

庭院深深,关卡重重,高门大户到了夜里,各处院门都要落锁,外头想往里面传消息想想都复杂。云板作为传讯装置,自然就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东府一夜缟素,竟是蓉大奶奶殁了。

秦氏卧病已久,这样的噩耗算不得突然,便是贾母等人,也早有心理准备。不过是尘埃落定之后多了一丝对青春早逝的感慨。

古代忌讳多,尤其是小孩子家家,越发要少接触这些神神鬼鬼的事。东府治丧人多眼杂,西府的小辈们去不去,何时去,都是按照吩咐行事。

凤姐这样的管家人就忙碌的多。除了正常的礼制行走,贾珍又将原本该尤氏出面打理的事务全盘托了凤姐处置,连宁国府的对牌一并给了她。据说尤氏病的起不来身,这才劳动贾珍出面请凤姐代管。如今一切琐事都要为治丧让道,众人也未深究其中的道理。

东府那嘎达不得不说的二三事,赵姨娘或许能摸到些边角料,姑娘们身边伺候的谁也不敢传这些分分钟影响姑娘名声的谣言。都说夫妻一体,主仆也是这样,仆人犯事,主子脸上也无光。具体可参见迎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