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学医救不了十二钗 > 第145章 中兴

第145章 中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人们忙的热火朝天,小孩子们也只是傻乐一阵,发现跟他们没多大关系,便又恢复到该上学上学,该淘气淘气,在与家长和夫子的斗智斗勇中逐步走向成熟的中二期。

少年人的生活中只有间歇性的无聊,之后便会找到无数新花样解闷。日复一日觉得枯燥的只有混吃等死之辈。看那些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看着生不如死的学生狗,一到下课放学不也照样满血复活?

何况,贾府中没有蠢孩子。大人们的忙碌显而易见,对孩子的管教也是肉眼可见地放松。这种时候不拿来让自己放松放松心情更待何时?学习不在行,偷懒还能不用心?

原本贾家的族学管理就松散,同窗打架怄气阿谀攀附者众,而一心向学者寥寥。老太爷贾代儒的独孙贾瑞去世之后,他老人家更是神魂俱灭,不过拿着族里的俸禄勉强度日,哪里还教得了学生?

贾家中兴无望,也与国公子孙只图享乐不知进取,族学管理不善出不了人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这样欢快的氛围之下,姐妹们相互串门的几率原本也该增加。只因黛玉还在孝期,向来不怎么出门,也不爱凑热闹,加上宝玉的好兄弟秦钟病逝,他正为之伤情,少了挑头的。倒是宝钗的活跃度更高些,三春到王夫人处请安,十回里有八回能见到她。

宝钗这样无微不至的陪伴和分忧,带来的效应是后来被王夫人赋予重任,协助管家。以探春的聪慧,想必在这段王夫人为了省亲忙活得脚不点地的时间里,充当的跟宝钗差不多的角色。而且,她作为二房的姑娘,帮王夫人打下手更加名正言顺,所以她才得到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王喜凤自然没这样高的积极性。每天的功课不少呢,除了夫子安排的,她还给自己加餐。她也无法预料后半辈子在哪座宅子里混吃等死,如今只能尽她所能多看看书,积累些当世的风土人情,避免到了新的环境OOC。

宝玉在收到秦钟病逝噩耗的前一晚也跟凤姐一样做了个梦。这姐弟俩绝了,都是以托梦的方式对自己的好友示警。但凡凤姐跟宝玉这对表姐弟相互通个气,就能发现其中的玄妙。可惜,两人竟是谁也没拿这些没头没尾的梦太当一回事。尤其是宝玉,秦钟在梦里竟劝他读书进学,简直匪夷所思好嘛!

宝玉外头少了个挚友,家里姐妹们也怪怪的。宝姐姐开始劝她读书;林妹妹时常因思念亡亲而垂泪,两个不开心的人在一起只会更不开心;三妹妹平日倒是能聊几句,可最近也跟老学究似的搜罗了许多书在钻研,倒显得只有他游手好闲。

幸而,贾府中还住着个薛蟠,最是能拉拢些狐朋狗友吃喝玩乐。他时常派人来请,宝玉也不好次次拒绝,渐渐地也能邀些新朋故旧一处吃酒听曲。再有,外头许多人也想探探荣国府的底,从这些小辈身上下手岂不正好?一时京都的纨绔们都活动起来,秦楼楚馆的生意都出现了一波小高峰。

贾环年岁小些,或者薛蟠也是个颜控,只爱跟长得俊俏的郎君一处玩,总之,贾环从来进不了薛蟠攒的局。在赵姨娘的心里,薛家早早就跟她示好,断然不会是薛蟠看不起贾环,故意撇下他,说不得有小人暗暗作祟。这样的屎盆子往宝玉那里扣再顺手不过。

喜气洋洋为入宫多年的女儿筹办省亲活动的家族不止一家,京城里早就争奇斗艳似的一天一个新花样,今日吴家选了什么奇石,明日周家用了什么纱帐,全是市井谈资。商家们围绕着各家建省亲别墅这个大饼也是卯足了开张吃三年的劲儿。

可惜薛蟠是个纯纨绔,只知吃酒作耍,半点不懂经营。但凡有些生意头脑,薛家大概也能趁势而起。不说一口吃成个胖子,或者重振家业,可大赚一笔的空间还是有的。旁人站干案看热闹,也只叹一句无知小儿,暴殄天物。

薛家并不缺有头脑的人,只是薛姨妈被薛蟠的惹祸本事折磨的没了脾气,她不是一个望子成龙的家长,只求薛蟠不捅娄子,她就能对得起死去的丈夫。薛蟠若真能在这样的思想洗脑下洗心革面担起家业,倒也不枉长辈给的好名好姓。

可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呆霸王就是呆霸王,豪横到死也罢了,浪子回头的戏码真的不好唱。即便后来被柳湘莲打惨了出去行商避开尴尬,也只是昙花一现,便如火柴能给出的一簇光,转瞬即逝。

后话不表。

王喜凤的生活在侍书看来,忒枯燥了些。每日写写画画,最多出门散散步,串门少,聊天也少,连弹琴的时间都越发少了。

三春一向来去同步,探春便是三春的发言人,在王夫人和贾母面前总要应付几句,相对而言已经是话多的那个了。若不是为了维持人设,王喜凤分分钟能cos迎春好嘛!都是为了生活,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